图文并茂画数学,独创多样做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张兵辉
[导读] 小学的数学知识具体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学习内容是具有一定的逻辑规律性的。
        张兵辉
        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 317507
        摘要:小学的数学知识具体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学习内容是具有一定的逻辑规律性的。比如说一个小单元的数学内容往往包含了很多小的数学知识点,而且还是分散在不同的课时中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复习完一个大单元的数学知识或者复习完整本书的内容后,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点,这些片断知识是比较零乱、无序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上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全体学生对其零散的无序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只是系统网络。而思维能力导图恰恰是一种师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有效辅助工具,思维能力导图广泛应用于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课中。思维导图搭建的复习课让学生进一步清楚明白了那些系统的数学知识,构建了一个系统知识网络。并且,思维导图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复习效率,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复习课
前言;在平常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大多数的复习和教学模式都是比较单一古板。多以数学教师自己讲,学生自己听,讲授型教学为主,并通过对所学习题的认真复习,加以"题海战术"的综合训练。但是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强,教学灵活多变的基础学科,而且小学生此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好奇心强、好动等心理较强。传统的综合复习教学方法往往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其特点,制定和推行适合学生的方法。整理与分析的复习过程是一个系统梳理科学知识点、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也是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点之一是复习时间紧、容量大。所以在数学复习课中需要借助"思维导图"知识整理与分析复习综合能力来帮助广大学生准确、清晰地正确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系统性地整理数学知识从而尽快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整理体系。对整个教学单元主要内容或一册单元内容都要进行及时复习,查缺纠漏选优补缺,节约师生学习精力时间,提高师生学习效率。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的现状
        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普遍沿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使得那些本来就应该是作为补充学生胡希的课堂沦为了沉闷的"一言堂"。这是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和找到学生真实的课堂学习实际需求,二者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也几近于有或无,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复习和授课过程中的实际参与度不高。再者,就提前数学课堂复习内容而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内容的合理选取往往缺乏科学新意,或是片面过度重视数学教师对知识点的复习,使得提前复习数学课堂变成为"照本宣科"式的数学课堂,单调乏味的数学内容形式无法真正让全体学生自觉产生一种实质性的数学复习活动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
(一)识图———了解思维导图
        想要让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发挥作用,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

小学初级阶段的基础数学知识复习过程需要提前完成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帮助初级学生快速进行当前所学一类基础知识的全盘记忆处理,帮助他们建立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明确性的数学知识形式脉络管理体系,将系统-分门别类的知识形式准确储存在学生记忆之中。由于对小学生在平时学习课堂中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大多是按照小学生整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可接受性进行编排的,相对零散的学习内容进行安排,让小学生在组织系统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中相对困难。以人教版"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为例,教师在策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可将整个小学六年已经学过的各种数学平面思维图形,以数学思维方式导图的各种形式一一呈现。在老师带着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并且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次询问学生那些事直线图形,随后将直线图形写在一起。还可以更加细致的将三角形分类,四边形进行分类。最后将老师制作好的的东西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思维导图。
(二)制图———形成思维导图
        了解了思维导图之后,随后便是制图的环节。制图的步骤为:第一步根据复习主题,回忆新知学习过程、再次深入阅读课本、翻阅作业找出错题,第二步绘草图。可以以章节为纲领,确定一级和二级或更多的分支,再提炼关键词,然后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各部分知识关键词作为一个个节点用曲线进行沟通串联,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图。第三步设计修饰思维导图:选择喜欢的主题和风格,运用形状、颜色等进行图形创造,使导图的知识导向更清晰美观,富有个性。
(三)用图———运用思维导图
        最后便是运用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运用和制作是分不开的。运用好这种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这种思维管理导图的正确引领下,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就会思维更加缜密,角度更加开阔。如在教学《分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把数学课堂移到信息机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把概念进行总结整合,在电脑上绘制出不同的思维导图课件,很多学生还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极大地刺激了视觉感官,通过操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右脑发展,大大提高了思维能力。
结语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良好策略。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阵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学"的策略,能改变学生散杂的、机械的学习状态,使知识变得生动有条理,使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瑶. 图文并茂画数学,独创多样做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2]林志华.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3):135.
[3]陈惠敏.图文并茂画数学,独创多样做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4+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