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古诗词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韦国锦
[导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跨学科教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必然选择。
        韦国锦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  553400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跨学科教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必然选择。语文是基础学科,是跨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多得的跨学科教学资源。因此,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挖掘古诗词资源,借助多样的策略将其应用到历史课堂上,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古诗词资源的辅助下理解历史内容,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本文,将重点阐述应用古诗词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跨学科教学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古诗词;应用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提出了跨学科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立足课改发展情况,明文地要求教师开发与历史学科有关的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资源,打破学科限制,使学生在多样的学科资源的辅助下,理解历史内容,提高历史学习效果。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多得的跨学科教学资源。将古诗词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但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辅助学生理解历史内容,还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词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发展文化素养。立足古诗词应用于高中历史学科的要求和价值,在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探索多样的策略挖掘、应用古诗词。具体策略如下:
        一、挖掘古诗词,夯实教学基础
        挖掘古诗词是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应用古诗词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课程标准中早已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所以,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历史学情,多种途径地挖掘恰当的古诗词资源,夯实跨学科教学基础。挖掘古诗词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网络、书籍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把握教育信息化机遇,一般会应用网络渠道挖掘古诗词资源。
        比如,在讲到唐朝历史的时候,笔者利用网络渠道按照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历史发展过程,选择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如“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飞流直下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经历唐朝的发展过程,对唐朝历史建构整体的认知。此外,因为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早已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古诗词。所以,在组织历史跨学科教学的时候,笔者将挖掘古诗词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迁移语文学习经验,多种途径地选择恰当的古诗词资源,通过挖掘古诗词资源、诵读古诗词,初步地学习历史,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二、应用古诗词,提高教学效果
        在挖掘了丰富的古诗词资源之后,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多种策略地应用这些古诗词资源,借助古诗词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们理解历史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在开展历史跨学科教学的时候,笔者一般如此应用古诗词资源:
        (一)应用诗歌,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实施高中历史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教师以古诗词为工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借助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历史课堂中,还可以使学生迁移学习经验,自主地品析古诗词,对古诗词背后的历史内容产生探究兴趣,由此为有效地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顺乎世界之潮流”为例,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联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随口吟诵出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在吟诵之后,笔者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这首诗借助“万马齐唔”揭示出了当时腐朽的社会背景。在此背景下,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你们知道此时期有哪些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吗?他们为了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从诗歌走进历史,有针对性地对此时期的历史内容展开探究,夯实有效学习历史的基础。
        (二)应用诗歌,辅助理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帮助青少年突破学习困难,最为直接的方式是将教学内容赤裸裸地展现杂他们的面前。尽管高中历史教师面对的是高中生,但是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很难感受到历史知识背后深刻的含义。所以,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直接利用古诗词赤裸裸地展现历史场景,驱动学生们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直接认知、理解。
        比如,在组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第三子目教学的时候,笔者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播放了《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词,以及具体的画面,使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借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以及人民解放军获得胜利的喜悦,实现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同时建构积极情感。
        总而言之,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课标提出的跨学科教学要求的指导下,挖掘、应用古诗词资源,借此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内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匡玲娟.运用古诗词分析历史背景的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2]王宝菊.论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