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韦国锦
[导读] 跨学科教学是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项要求
        韦国锦
        六枝特区第七中学  553400
        摘要:跨学科教学是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项要求。语文是基础学科,与历史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历史,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熏陶,发展文化素养。所以,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笔者探究了应用诗词于历史教学的策略。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探究结果,就应用原则进行详细阐述,为一线教师提供选择和应用古诗词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古诗词;应用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文地提出了跨学科教学要求。此要求的提出驱动着教师打破学科限制,将与历史有关的其他学科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并使学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辅助下,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语文是基础学科,与历史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情况,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因此,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握古诗词与历史教学的关系,遵循适宜的原则挖掘、应用古诗词,借助古诗词推动历史教学发展。那么,我们要遵循何种原则挖掘、应用古诗词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一、遵循适度性原则
        所谓的适度性原则是指在选择和应用古诗词的时候,要保证古诗词的量和质与历史教学需求相适应。简单地说,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为了利用古诗词优化历史教学而大量地挖掘古诗词,尤其,在历史课堂上大量地应用古诗词,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导致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古诗词,很少对历史内容进行探究,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还比如,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简单地吟诵一句诗句,之后再也不引入诗句,很容易使学生在刚刚产生兴趣的情况下,陷入失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笔者看来,教师要想有效地整合历史教学与古诗词中源,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联系教学需要,适度地选择古诗词,适度地应用古诗词。比如,在“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这节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从商人、市和商业这三个方面了解古代商业经济的繁荣。为了实现此教学目的,教材目录部分呈现了诸多的诗词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应用诗词的便利。但是,细细分析可以发现,目录中的诗词内容是较多,教师不佳分辨地应用,很容易导致诗词内容挤压历史内容讲解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子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挑选古诗词,借助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商业的繁荣。


        二、遵循针对性原则
        众所周知,在历史课堂上应用教学策略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教师应用何种教学策略,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服务的。此外,学生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选择、应用古诗词,如此才能使得古诗词契合历史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辅助学生理解历史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唐朝历史为例,唐朝是诗歌的朝代,在这个朝代,诗歌进入了鼎盛时期。唐朝不同阶段创作出的诗歌是数不胜数的,可以说,诗歌贯穿、见证了唐王朝的发展始终。所以,在实施唐朝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妨按照唐初、盛唐、中唐和晚唐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某一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经历唐朝的发展过程,对唐朝历史建构整体的认知。此外,在如此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感情,受到诗人身上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由此发展历史素养,提升自身的发展效果。
        三、遵循真实性原则
        历史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尤其存在真伪之辨。纵观我们使用的历史教材,其中选择的历史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借助这些真实可信度的历史内容,学生们不仅可以有效地理解历史内容,还可以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强调真实,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无论是选用教材中的历史内容,还是课外的其他资源,都要保证这些内容是真实可信的。古诗词创作时代久远,有些内容是我们无法确定真伪的。如果教师将违背时代发展规律的古诗词引入到课堂上,将起到消极的教学影响。所以,在选择、应用古诗词组织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多种途径地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情况的古诗词。在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其他史料来验证古诗词内容的真伪,并将搜集到的史料和古诗词一同展现给学生们,辅助学生理解。
        总而言之,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课标中的跨学科教学要求的指导下,遵循适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等,选择、应用古诗词,借助古诗词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优化历史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也为形成、发展历史学科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婷.高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7.
        [2]邵俊清.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诗词的功用[J].高考,2016(1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