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班级管理办法的实施及作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吴瑞欣
[导读] 最近几年,各地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触

        吴瑞欣
        哈密市第四中学  839000
        最近几年,各地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触: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越来越难管,尤其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厌学、叛逆、抑郁、自闭、厌世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管多了学生不愿意、不管了领导不愿意的现象。残酷的现实使得许多教育工作者举步维艰,甚者辞职离开原本喜欢的岗位。
        在班主任工作中,时常出现以下几种做法: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一旦发现一些不良现象,就本着杀鸡儆猴,惩前毖后的态度,利用课间、班会、甚至自己的学科上课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期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有些班主任教师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会放过教室的一点杂乱,要求值日生时刻保持角落的干净整洁;发现班里每个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希望学生能及时反思改正。如果有没有做好的学生,一定要通过曝光、讨论、批评使之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同时,教育其他同学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在各种宣传资料中优秀班主任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工作着,累弯了腰、累白了发,更有甚者累倒在讲台上。
        作为一名有20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老师,一直在反思:如何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实现教师体现个人价值、学生得到素质提升的双赢局面呢?
        笔者经过探索实践获得了一些班级管理的方法,现和同仁们一起探讨交流,以期使我们的工作轻松有效。
        一、重视正向引导作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有学习对象,有学习动力。
        在班级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标榜榜样的力量,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心理:许多榜样的光环实在太过耀眼,其他孩子够不着反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不间断的在班级批评一些问题学生,又使一些有懈怠心理的同学产生“我不是最差的一个”的想法。
        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首先,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学,一般不在教室公开批评,而是在办公室或者通过家访来了解情况并加以疏导。这样做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保护犯错同学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以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二,不给班级同学造成一种“我们班好乱、我同学真差”的心理暗示。当然,对于一些典型性问题,要在处理完、冷静后在班级进行通报以及分析,分析时要“就事论事”不能“就人论事”,使犯错者在接受批评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来自老师的保护和尊重,使其他同学在受教育的同时也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碰到规章及道德底线。
        其次,给每个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的学习榜样:成绩好有成绩好的榜样;成绩中等有成绩中等的榜样;总也学不会?没事,你们看**,他不但劳动积极,跑步喊口号还特别响亮。所以,在一个班级里四五十号学生,每个人都有别人可以学习的优点,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我们班好棒,我同学真厉害”。不夸天赋夸勤奋,班级需要怎样的作风就夸怎样的同学。这样由发现问题、批评问题转化为发现先进、表扬先进,达到老师轻松学生快乐,一起进步的良好局面。
        最后,利用“情感共鸣”达到集体教育的目的。在班级教育中,对于一些正能量人物事迹的宣传需要利用好“情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产生“情感共鸣”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一,封闭场所共同观看正能量视频的效果远远强于个体分散观影的效果。其二,名人在相仿年龄时的事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三,往届学生的实例很具有说服力..................
        二、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兵带兵,点对点,班级管理采取树状模式,体现班级民主集中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聘任制”模式管理:全班选班长、班长聘组长、组长聘组员。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班主任做好监督建议工作,以防产生拉帮结派、贿选等情况。民主选举与聘任制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有自我管理的自觉,又便于化整为零地进行管理。
        当然,班级细化管理制度一定要制定详细,对班长和组长给予一定的权力,比如:班长发现小组管理中出现问题,可以在职责范围内给小组进行扣分或者加分;课代表根据作业的上交情况也有扣分的权力;值周班长由小组长轮流担任,进行每周的小组核分和班级总结;组长有安排组员座位的权力和期末综合考核的权力;组员有附议权力等。
        还要重视各组之间的竞争,优秀小组可以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尤其可以在各小组之间设置擂台赛:输的小组向获胜组鞠躬呼号等等。
        班级学生自我管理一定不是放任管理,而是分工更为明确,管理更为细致。由班主任管理变成了班主任加班长加组长加组员互相管理,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三、加强家校联系、与任课老师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其实是与家长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身后都有两位问题大人”。有些孩子三观产生的偏差确实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在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如果处理不好家校关系,一旦家长产生误会乃至抵触心理,就会使工作非常被动。
        面对以上问题,有些老师产生了抗拒心理,潜意识里把家校关系敌对,这种做法特别危险。
        总体来说,大多数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在目前教育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形式下,家长产生焦虑的心态其实也情有可原。所以,一定要争取利用好家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比如,利用家长会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把家长往正确的教育方法上引导;利用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同时共同和家长想办法应对。组建工作能力强的家校委员会班子做好沟通工作。在工作中,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当家长接纳了班主任,我们的工作也会变得舒心。
        班级管理一盘棋。班主任作为棋手,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及时协调各科任课老师的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加大工作合力。一方面协调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尊其师信其道”,要对学生充分介绍各科老师的风格和优点,让学生先入为主正面了解老师。一方面要协助各科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做好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尤其还要协调各任课老师之间的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学生成绩,忌讳出现争时间、抢学生的不良竞争,或者互相推诿的消极怠工现象。
        总之,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是一件费心劳力的事。但只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坚持一份责任心,再苦的工作也会收获甜蜜的果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