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航
平潭城关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民歌教育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代表着民族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对民歌的背景、文化特色等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游戏、舞蹈、视频等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巩固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就能把当时所学的民歌掌握。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民歌教学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歌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类产物,体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育能够不断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很大的作用。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民歌相关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还能从小培养爱国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极其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心感受并理解音乐,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部分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害羞,不愿意将音乐表达出来,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学习一些民族特色较为显著的民歌时,因为语言及旋律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唱过程中便不敢张嘴,生怕其他同学取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场景,设计一些简单的图谱让学生了解音乐,通过通俗易懂的设计,学生便会容易理解和学习,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想学习音乐。
例如,教师在进行《编花篮》教学时,可以利用民歌中的气氛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这首歌的开始会让很多学生觉得好笑,认为这首民歌比较土,在唱的过程,很多学生便不好意思开口,因此,教师要改变学生这样的观念,先普通话给学生示范一遍,之后用河南方言给学生展示一遍,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同时从中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及特点。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给学生讲解民歌中的故事,不断提升学生兴趣,这样才可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游戏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均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通过游戏的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游戏是教学过程中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式,能吸引小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融入到民歌教学中,给民歌课程增添色彩,这样既能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更加积极,还能提高课堂质量,可谓一举两得。
例如,教师在进行《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内容教学时,便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提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配合教学。教师可先教会学生唱会这首四川民歌,然后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巩固这首民歌。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奖惩环节,比如,接龙失败的学生便要用四川方言将这首民歌念出来,或者面带丰富的表情给大家完整表演整首曲子。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对这首民歌掌握更多。在游戏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通过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民歌的理解
民歌属于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产物,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性非常值得思考,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疑问,并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思考,加深学生对民歌的理解,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其创造力。鉴于此,教师在进行民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民歌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及时间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也是学生参与到民歌讨论中的一种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进行《沂蒙山小调》一课的内容教学时,先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些该曲的调,学生便会有初步了解,此时,教师就可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大家觉得这属于哪一个地区的民歌?大家可以尽情猜测,待学生畅所欲言结束,教师可继续提问,为什么你会觉得是这个地方的民歌?同样让学生继续表达,学生表达结束后,教师可趁热打铁,告知学生这首《沂蒙山小调》属于山东民歌,沂蒙山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此曲诞生于战争时期。
四、借助舞蹈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
民歌主要来自生活,来自人民劳动的总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来编舞蹈,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在编舞蹈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并接受。当然,很多学生会比较害羞,因此,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学生根据民歌内容表演舞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舞蹈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进行《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内容教学时,可以根据其内容来编舞蹈,这首民歌主要表达的是儿童上山砍柴时的喜悦和快乐,节奏比较明快,感情上比较自由,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便要将动作舒展开来,根据节奏,设计一些快活自由的动作。如撒欢的跳、开怀的笑,还有肩上挑扁担的动作等,都应该设计在其中。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之后便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这首曲子本来就是轻松快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跳舞的过程中也应该快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学生掌握动作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边唱,学生边跳,达到巩固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艺术来自生活,作为民间重要的艺术产物,民歌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种产物,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总结和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歌,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的关键内容,使民族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相应宣传,民歌的纳入,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从小培养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育[J].鲁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樊子漩.北方音乐.2019(23)
[3]小学音乐教育主题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J].陈鑫莹.北方音乐.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