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丛倩
[导读]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
        丛倩
        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郭刘小学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图像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对图像感知能力的重要阶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之后的美术素养。通过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于图像的认知感受的积极作用,来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培养难题,进而相关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图像感知;实践研究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小学美术课程以及学生审美能力和图像感知能力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上学生需要具备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能够在众多繁复图像中通过自我鉴赏能力找到关键信息,而小学美术正是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和美术修养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是让学生具备图像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鉴赏风格,不断提升图像感知能力进而提升艺术修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并且探求欲十分旺盛,面对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图像兴趣浓厚,及时在小学开展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例如《美丽的孔雀》,学生在看到这幅作品时会感慨孔雀的美丽,但是这种美丽来源于何处呢,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隐藏在其中的关于美的表达。正是大小,粗细以及方向都不尽相同的点线面的有序的排列,以及不同的颜色和颜料强弱的对比,栩栩如生的孔雀羽毛得以展现,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到蕴藏其中的艺术之美,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会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尚不稳定,还在不断的成长培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对美的感受,通过展现教材中丰富多彩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线条以及颜色强弱和不同,进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会。比如《走进春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图片以及自我对春天的认知来表达学生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美丽的图片不止存在更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抒发自我对春天的认知表达,让学生领略和体会到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美。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创建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研究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在美术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因为美术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个人的体验以及情感表达,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图像感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要讨论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自己特定的问题进行个人角度的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群体的感染和引导,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组成一个团体进行学习可以带动与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分析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将课桌围成一圈来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不仅要发言还要动手作图进行综合表达。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对于美的认知和欣赏是不一样并且也不一定是全面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碰撞,让学生了解旁边的小伙伴对图片的欣赏角度以及鉴赏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客观和全面的来评价自我图像感知。教师要在其中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
        (二)学习联系实际,进行手工创作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比较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更为直观形象的手工制作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美术课堂的手工制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的课程来增加相应的手工制作。教师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心得,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课程作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自我创作。让学生进行手工创作可以实现从原来的欣赏图片、研究图片到积极主动参与图片的制作和研究,从欣赏者转变为制作者。这种学习角度的转换,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先认知后创作,既创作也认知,让学生更加贴近图片,也更加认知生活。这个过程相比传统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于美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手工制作来激发学生对图像的感知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结束语
        小学阶段正是奠定学生艺术修养的关键期,通过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指导能力,创新教学形式等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不断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表达水平,重视小学美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图像感知,进而形成学生个人独特的美术鉴赏能力。本文通过对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展开探讨,希望研究结果能为之后的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以及完善做出些许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科幻画报,2020(12):248+250.
        [2]吕奎.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20):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