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低段英语听说的启蒙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朱馨媛
[导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朱馨媛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小学     322000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的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特别是学习一门外语。在低段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重视听、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语言输入转换为语言吸收,最后再转变为语言输出,这样才能同时实现语言的理解和习得。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英语   听说启蒙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在校接触英语课程,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新语言的好奇与渴望,但因为学生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堂中随教师教学的节奏能听懂模仿一些单词和句子,但离开课堂之后就很少有巩固展示语言的机会,如何让学生离开课堂之后,不用翻开课本也能琅琅上口地说出一些英语段落呢?笔者认为,我们要立足低段英语,做好英语启蒙,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自己简单的感觉和情感。
        一、听是英语启蒙的源头
        和我们学母语一样,孩子在启蒙阶段学英语也要经过输入-储备-激活-输出这一过程。学生在大量“听”的输入基础上,才有“说”的输出;在大量“读”的输入基础上,才有“写”的输出。在语言启蒙期,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
        1.听的内容
        1)听语音。音指的是“音素”。通过听,能辨别单词中的单个音素,培养音素意识。如,big这个单词的整体发音,由/b/ /i/ /g/三个音素组合而成,而不是b,i ,g 三个字母名组合而成。除了意识到口语中的单词是由“音素”组成的,孩子还要学会对单词中的音素进行听辨和操作(切分、组合、替换等)。以hat一词为例,音素的听辨是指听到hat一词,要能听辨出这个单词由三个音素构成,分别是/h//a//t/;音素的切分(segmenting)就是hat一/h/-/a/-/t/;音素的组合(blending)就是/h/-/a/-/t/→hat;音素的替换就是/h//a/-/t/→hat,/h/-/a/-/d/一had。我们将切分、组合、替换音素等能力,统称为对音素的操作能力。平时需要花大量时间听音,认真模仿,提高自己的语音素养。同时,课堂中也经常给接受能力快、语音条件好的学生展示示范的机会。
        2)听语感。
        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客观存在的对语言的感觉。让学生在英语启蒙期自然而然地熟悉英语特有的语言语调和韵律节奏,不仅能让学生讲一口纯正、漂亮的英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听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成效,歌曲歌谣在开发学生音韵觉识、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练习英语发音、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字母教学时,笔者除了使用传统的“ABCsong”之外,还使用Phonics?song
(A?is?for?apple,/a//a/?apple.Bis?for?ball,/b//b/ball...)帮助学生梳理字母和字母发音之间的联系。


        三年级第一学期笔者要求学生每周自由选歌并学习,每节英语课前两分钟按照学号顺序在全班面前演唱,笔者拍照并上传班级群。一来,学生有心里压力,就有学习动力,他们觉得这件事要认真对待;二来,父辈们看到自己孩子在众人面前的表现,和孩子初学英语的成就感,都会溢于言表,带着这份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们都会期待下一个“镜头”。第二学期,笔者仍然计划每周一曲,只不过改为统一曲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后在英语课堂上全班演唱。一学年下来,学生学会的英文儿歌还真不少。
    听的手段可以是听儿歌也可以是听绘本。
        二、说是听的体现
        绘本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说的素材。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语名称为picture book ,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英语绘本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句型反复、寓意丰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是让他们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感受纯正地道的英语文化的有效途径。
        学生聆听大量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故事,自然会受到影响,说出各式合情合理的句子。
        如学完三年级(上)教材后设计的口语练习:
        有学生说出了 I like pizza .I like hippopotamus .I like little ladybugs and cows .They have spots .而pizza ,hippopotamus, ladybug ,cows 这些单词都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能力更强的学生还给出了喜欢的理由 They have spots .这个句型在四年级才接触。笔者震惊之余感叹听读绘本的魅力,更为学生潜在的能力点赞。
        三、演是“听说”的升华
        低段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演。笔者抓住这一天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实践表演。在故事的整体推进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语用积极性,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实践、巩固、拓展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只要条件允许,小小的教室内,暖暖的太阳底下,露天的空地,班级的微信群都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一次次快乐的参与,一份份真实的体验,一回回积极的想象,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浅层次走向深层次,从形式走向内核。正是因为故事的“文”中有了“人”的回归,儿童的生命活力得以释放,生命的溪流在故事中潺潺流淌。
        鉴于语言环境、母语与外语习得规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方法尤为重要。低段练好听说,高段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将大大提到,优美的语音语调,富有内涵的文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新技能,让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戈向红《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