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里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163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内容,这对于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是较大的挑战。生物是对于国家以及世界的发展与变革方面的认识,生物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于世界的生物以及文化的认识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而高中生物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科目。为了让学生在高中的生物课堂中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质,教师就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思想观念以及生物学科的综合素质,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能力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除了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高中生物作为高中教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科目,因此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时空意识、生物解释、生物结论以及国家情怀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发展打下基础。
一、教师提升生物核心素养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引导者,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要先从自身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生物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能够不断地对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熟练地运用生物学界中的人物以及结论进行学科的教学以及问题的解答,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变。其次教学要具备出色的生物学科教学能力,不单单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知识与解题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导,教师要深入地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总结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适合本班生物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准确地为学生构建生物课程学习的知识结构构架,并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学习中结合知识框架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锻炼并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于核心素养方面的认识,改变教学理念,将理念与实践进行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学水平。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既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基,实际上也相当于整个高中生物的浓缩。老师可以在整体把握高中生物的基础上,以当前的时事热点新冠疫情为例,通过病毒对人体的侵染过程、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斗争、各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对策及效果等,在帮助学生掌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问题探究培养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思考等能力都被限制,个人能力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与应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做好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以及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与分析,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并结合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思维能力[1]。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学习这一节时,老师可以通过课前下发的预习案向学生提出问题串:生物细胞中基因的本质是什么?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合成部位在哪里?基因能否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为什么?什么物质是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桥梁?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中什么部位?这些问题,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大部分是能够找到答案,学生以问题串为线索,通过自主学习,在为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了他们的探究能力,这是符合新考改后的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
三、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能力
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生物课堂活动,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进行教学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的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除了书面的表达,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心理素质。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增强个人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并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地提升核心素养[2]。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的学习,老师先不必着急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内容要点,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教材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内容的理解,尝试利用所给的材料建构DNA结构模型。之后,由小组代表讲述模型建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对其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点评,最终总结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模型主要内容的准确掌握,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举两得。
四、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下的生物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笔试成绩为评判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讲评式的教学,注重对于学生的鼓励与赞美,通过鼓励树立学生自信,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并且要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参与进行评价,互相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锻炼学生的反思与总结能力,让学生也成为评价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并将学生平时生物课堂上的相关表现也作为评价的标准,综合全面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发展。
结束语: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生物教学能力,通过问题的探究,教学活动设置,小组教学与情景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与基础。
参考文献:
[1]谭笑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析[J].文渊(中学版),2019,(10):358-359.
[2]覃学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