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关小学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综述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秦志
[导读] 青木关小学位于重庆西部小镇,超过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学生,
        秦志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小学     401334
        摘要:青木关小学位于重庆西部小镇,超过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学生,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为我校教师在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我校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家访,了解到了这类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希望能在分析中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离异单亲家庭  小学生  学习习惯
 
        单亲家庭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构成家庭主题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在校学习的即为单亲家庭学生。我校共二十个教学班,937名学生,在和各班班主任沟通后,了解到我校共有258名单亲家庭学生,而其中因离异产生的单亲家庭竟高达216名,数据令人咂舌。笔者针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这类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一、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针对这些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这类学生出现很多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16名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中有187名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除非在任课教师特别要求,将预习作业布置为硬性作业的前提下,会完成预习作业,如非老师要求,积极主动完成课前预习的学生少之又少
   (二)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在接受调查的216名学生中,选择每堂课都会认真听讲的孩子仅26人,只占总人数的10%,在和这些学生的班主任和主要任课教师的交流中也发现,单亲家庭学生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且这种现象是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也曾多次和家长沟通,但收效甚微。问卷调查中这类学生对主动听讲的原因,选择认真听课会得到表扬和鼓励的有60%的人,这类孩子很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就算认真听讲也是为博得教师的关注。在回答上课不听讲的原因时,80%的学生选择管不住自己,这类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低年级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还能勉强跟上老师的节奏,到了高年级,逐渐出现叛逆的现象,在课堂上老师就很难约束他们。
         (三)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
        据问卷调查显示,216名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中有158名学生会积极主动完整家庭作业, 但在对教师的采访中,发现这类学生大部分出现在教师要求严格的班级中,在稍微轻松的班级环境中,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单亲家庭。
         (四)积极复习的习惯
        216名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中有195名学生选择偶尔会,但基本都是在考试前或老师提前将要进行检测前,总之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不难发现每个班级的学困生基本都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且这类孩子的家长们也是最难沟通的。

所以不论是孩子自己的复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希望家长配合老师来帮助孩子养成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都很难。
         (五)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习惯
        据调查问卷显示,这类孩子特别是在小组合作方面基本都显得很自卑,在每次的小组交流中相较于完整家庭的孩子而言,他们总是很慢的融入小组合作交流中。不仅如此,在与班主任的交流中,这类孩子在学校开展活动时,也基本不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活动。
         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原因调查分析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爱=教育”,所以我校一直都以“爱心教育”为办学宗旨,每学期都会开展“爱心家访”的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都会针对班上有“情况”的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在与我校各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家访中单亲家庭学生都是首选,在刚接手这个班级的前两年,基本都会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家访,以便开展学校的教学。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单亲家庭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如下:
         (一)父母不重视,孩子消极懈怠
    由于我校属于乡镇学校,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家访的离异单亲学生中,有几名学生是出生时就跟随母亲生活,甚至与父母从未谋面。这类孩子基本都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一辈人对孙子孙女过于溺爱,一方面来自本身对他们的疼爱,一方面认为孩子可怜,所以对孩子学习习惯的事漠不关心,认为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即可。这类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孩子的学习态度较消极。
    (二)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家庭的孩子而言,就更不容易了。面对父母的不重视,面对老师的批评,孩子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慢慢的有了自尊心,且逐渐叛逆,很容易对教师产生抵触,于是对学习也有了抵触情绪。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鉴于我校学生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很难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数字化的今天,一个手机走天下的时代。离异单亲家庭的父母有的认为对孩子亏欠,有的为了方便联系孩子,为很多孩子都准备了手机。大人在家玩手机,孩子自然而然跟着玩手机,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毫无自制力的孩子很难静心学习。
         结束语: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但这个任务并不只能落在教师身上,必须要以家校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两位”教师共同努力,才能让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程玉洁.单亲家庭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的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1).
[2]秦天海.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的对策[J].中国教研交流,2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