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家校共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小抹布,你快回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李依 张建设
[导读] 依托家校共育的途径,针对小学生过度使用卫生纸张
        李依  张建设
        河南省开封市文昌小学   
        【内容摘要】依托家校共育的途径,针对小学生过度使用卫生纸张,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的现象,结合“小手帕”和“小抹布”的卫生清洁作用,提出在生活中,在保证基本卫生的情况下,培养小学生使用“小抹布”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节约和自我卫生清洁的习惯。
【关键词】白色污染   小抹布  卫生习惯 “一请”“二明”“三表”“四备”“五洁”“六督”“七留”的培养模式
【正文】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学生经常使用的小抹布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包包、一卷卷的的卫生纸走进了孩子的生活。大扫除时,擦玻璃用卫生纸,吃完午餐擦桌子用卫生纸,甚至擦钢笔时也是卫生纸……于是卫生纸的“春风得意”,造成了新型的污染——白色污染。学生的课桌斗里有用过的卫生纸,教室的地面有用过的卫生纸,走廊里所有随手扔的卫生纸。不夸张的说,卫生纸在学校“泛滥”了。
        众所周知,卫生纸的主要材原料是“纸浆”,来自于“大树”,为了把黄色纸浆漂白成白色,又要污染大量的水,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所以大量使用卫生纸,就以为着大量的森林资源被毁坏,大量的水资源被污染。“卫生纸干净了自己,却污染了环境,浪费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减少使用卫生纸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呢?我不由得想到我们以前上学时,老师都要求每一位学生的桌斗里准备一块小小的抹布,平时可以擦摸自己的桌子,大扫除时可以擦墙壁门窗,平时水洒了可以擦水……小小的抹布放到桌斗里,既不占地方,也不麻烦,人人有,人人用,既简单又方便。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小抹布,你快回来的”环境保护的活动和生活习惯的教育活动,以期学生有所改变。我们通过统筹规划,沿着“一请”“二明”“三表”“四备”“五洁”“六督”“七留”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开展本活动。
                  “一请”:强制“请来抹布,送走卫生纸”
        在开学初,我们就给家长发信息,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块长方形的抹布,尺寸建议就是1到2平方尺,并告知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使用卫生纸和过度使用卫生纸的危害,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进而形成学生良好自己我管理生活和保持清洁的自觉性。家长的接到信息后都欣然的为学生准备了抹布。“请回了抹布”
        学生到校后,我们就及时检查抹布准备的情况,剔除较大的抹布,因为这些抹布在桌斗里太占地方,也没有必要);剔除较小的抹布(只有手掌那么大),因为这些抹布在实际使用中用处不太大。“规范抹布的体量”
        “二明”:统一认识,明确“为什么要用抹布”“用抹布好在哪里”
        学生有抹布后,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抹布,而不让使用卫生纸的?使用抹布的优点的优点是什么?使用卫生纸的不足是什么?这是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和思想问题,十分必要。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得出结论:抹布可以随时使用并且可以反复使用,不会污染环境,而且方便实用,不用担心因为使用卫生纸而没有妥善保管和及时扔到垃圾桶里,受到老师的批评;卫生纸的使用虽然方便,价格便宜,但是过渡使用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新污染,随手乱扔卫生纸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少用卫生纸,多用抹布可以减少环境的负担,对资源也是一种节约。学生明确了用抹布的意义,就从心理上也易于接受。
        三表: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指导使用,发挥“小抹布发挥大作用”
“言传不如身教”。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教师在抹布的使用中一身作则,比如我们清理自己的讲桌用自己的抹布,整理自己的办公桌用自己抹布擦,把抹布放到固定的位置便于使用,能用抹布的地方决不用卫生纸。
“指导使用  确保会用 坚持要用”在教学中,我们也有意识的组织和培养学生统一使用抹布,比如,在学生吃过午餐后,就要求学生拿出抹布擦自己的桌子,在卫生大扫除时,要求全体学生拿出自己的抹布,擦摸自己的附近的墙壁,让学生拿出抹布清洁门窗,然后我们再统一检查一遍。这样经过几次的指导,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了用抹布的方便,就逐步自觉养成用“抹布的”习惯。但是总会有一些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偶尔使用卫生纸,如果我们看到,我们就提醒和教育学生,给他们讲使用抹布的优点,教育鼓励他们使用抹布。
        四备:建立“妥善保管,建立储备  以防不时之需”的后备机制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丢抹布或扔抹布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是有的学生在打扫桌斗卫生时发现抹布脏了,学生并不在乎就扔了,于是我们就教育学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抹布,不要随便抛弃因为“抹布用时方觉贵”,对于学生又没有及时的换新的造成了抹布“空挡”的现象,我们就在班中准备几块抹布,以备学生的使用。待学生使用后,再归还给班级。同时我们一般每两三个星期检查一次抹布,督促学生带齐(补齐)抹布的习惯。
          五洁:及时清洗,确保“抹布换新颜”
的确,用过一段时间的抹布就是有些脏,我们一般每两个星期的周五就组织学生把抹布带回家,让学生自己起清洗(或家长帮助清洗),清洗好再带到学校,同时也准许孩子换抹布的。在下周的周一学生把抹布带到学学校后,组长检查,确保人人有抹布和抹布的卫生安全。大部分学生使用已经清洗过的小抹布,知道抹布是干净的,用的时候也很坦然,也愿意使用。
           六督:监督与管理  表扬和鼓励
孩子的习惯养成一般都要管理和鼓励表扬中,不断的不断形成。我们平时的班级卫生管理和检查中,我们专门设计了四名“字纸检察员”,让这些学生在课间巡视地面和清洁区的卫生,发现随意使用卫生纸并把使用过卫生纸扔到地上的学生提出批评,并扣除学生的卫生成绩,监督的力度跟上了,于是坚持使用抹布,减少使用卫生纸的学生比以前多了 ,我们班一般在“每周红花少年的评比”的时候,对坚持使用抹布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颁发红花,以此激励学生。
          七留:为卫生纸留下必要的使用空间
        凭心而论,有时候使用卫生纸比使用抹布更卫生,更方便而所以也有许多的地方是必须要使用卫生纸的。比如感冒时擦鼻子,清洁自己餐具等等,我们也是建议和要求孩子使用的,但是我们对班级的卫生纸一般是“集中管理”的。也就是在班级的图书柜里设有每小组为学生准备的班级卫生纸,学生下课可以随时取用,但是坚持不要浪费的原则,并在放卫生纸写的地方的下面写着:“”节约资源 保持卫生”“随取随用  节约为先”“干净自己  干净环境”等提示语,提醒这些孩子一定要及时把使用过的卫生纸,扔到垃圾桶里,以免对班级的卫生造成污染。
通过“小小抹布,你回来”活动的开展,班级学生明白了“抹布虽小,用处大,生活不能缺少它”,同时顺利结束了过度使用卫生纸的现象,班级的卫生状况明显的好转,学生的清洁生活习惯改变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所以,生活无小事,只要善于利用生活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定产生良好的影响。
正所谓“品质生活看细节,细节生活,靠习惯。”
【参考文献】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张琳  摘自“百度文库”
《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梅建文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唐陆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