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在于对后进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柯贤兵
[导读] 班主任抓好后进生的教育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也有重要作用。

        柯贤兵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第第二中心小学
        班主任抓好后进生的教育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也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最大限度降低人才培养中的次品和废品率,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率,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也有重大的意义。为此,班主任必须掌握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品德差,学习也差,或学习虽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较严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应着重于思想品德。要防止只看学习成绩,不重思想品德,成绩好、考分高就“一俊遮百丑”的倾向。同时,也要反对和防止只看热心社会活动或社会工作,不看学习是否刻苦努力的倾向。一个学生是否后进生,应是以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总的学习发展水平与少数学生学习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在评价什么是后进生的问题上,要避免三种错误的偏见。第一,不能以班主任的知识水平、个人爱好为标准,而应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学业成绩状况来界定。第二,不能静止地看待后进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第三,看思想品德时应当看本质和主流,而不单纯地看是否听班主任的话。有些学生虽有点调皮,甚至爱“挑刺”,但他们思想活跃,敢于发表意见也是可贵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后进生。班主任要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使工作获得成功,就必须懂得教育转化的方法。
        一、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状态
        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后进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后进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后进生之所以形成不良的品德,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就其外部因素来讲,主要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坏人的教唆,旧思想的腐蚀,家庭的不良影响,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了解这些外部因素,熟悉学生交往的对象,可为制定教育方法提供重要的参数。但仅了解这些还不够,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只有熟悉后进生的心理变化的特征、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坚持正面而耐心的教育
        正面教育,主要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教育学生,以正面人物和事例去激励、影响后进学生,调动后进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尽可能地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前进。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社会主义的前途理想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对他们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青少年学生都有向往未来,要求进步的心理特点。但是,由于处于过渡期的青少年缺乏知识和经验,辨别是非善恶能力差,在生活中时常要受到一些坏思想、坏习气的侵蚀,对于尚未定型的学生,是采用以势压人,挖苦、讽刺、体罚、经济制裁等方法,还是采取从提高认识入手,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很显然,在我们社会主义学校里,只能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正面教育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关心人、教育人的本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三、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他们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于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先进的一面战胜落后的一面,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只是两者的多寡问题。一个后进生的缺点虽然较多,但不管怎样“差”,他总有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优点。怎样发现这些优点,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班主任要寻找后进生身上闪光的东西,首先要以“爱”导其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爱是人类情感之一,爱人和被人爱则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性需要。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求得别人爱他的基本需要,可是这种需要经常不能满足。班主任给他们以真诚的热爱,便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和深刻的内心感染。由于情感能反作用于认识,后进生的认识因此就会产生转变。要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还要注意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勇敢热情活泼的学生有社交能力,教师在这方面可提供社交场所,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胆怯、冷淡、孤僻的学生有深沉的感情,具有思考的个性,老师可为他们提供研讨的场所,解难题或写作。
        四、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学生的中心兴趣是学习,但作为后进生,兴趣与一般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后进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这种兴趣是由于对事物的重要意义而建立的兴趣。后进生的兴趣稳定性差,效能性低,这种特点决定了后进生很容易被低级下流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教育不好易走向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兴趣是嬗发学生内动力的重要方法。 
        五、抓反复,反复抓,矢志不移
        后进学生有动荡性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前进中容易出现反复。正因如此,转变后进生的任务就显得尤其艰巨。经验证明,教育后进生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的事。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的反复因人而异,有的反复次数多,有的反复次数少,有的反复程度高,有的反复程度低。有的是对某些已取得的进步不反复,却对另一方面的进步有反复。任何一个后进生,均在前进中反复,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