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方法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左良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完善

        左良
        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 222235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使得小学高年级的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对此,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劳动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与现实性意义,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的劳动教学为主,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方法和模式,促进该课程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方法
        引言:正所谓“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现如今,劳动是每一公民的光荣义务。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劳动也可以促进其身体与心理更加趋于健康的发展,这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劳立品,以劳树德”的教学思想。所以,小学高年级劳动教师应该坚定评价理念、推行评价方法以及探索评价模式,以此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一、坚定科学的评价理念
        所谓“评价”,是通过记录、分析、咨询以及总结等方法对某个对象进行的一系列的复合分析研究与评估,从而产生的对评价对象意义、价值以及状态的一种客观因素[1]。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科学的评价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评价的发展性。新课改要求小学高年级的劳动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可以根据一次的成绩或失误就否定任何学生,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或者建立卫生站等等,以此不断激发他们的劳动潜能,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念,激励他们动手实践,参与班级或家庭的劳动。第二,评价的个性化。“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推出的教学理念,所以小学高年级的劳动教学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树立不同的评价观,让他们都可以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占用几分钟的课堂时间,找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问他们是否听懂了本节课的内容,或者为其布置相关的劳动作业,让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训练
        二、推行先进的评价方法
        以往,大部分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他们都更加看重小学生对各个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将教学活动的评价确定为考试成绩,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以及创造性的形成与发展[2]。

对此,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的教师应该推行新课改提出的先进的评价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不断优化或改革以往的评价方法:第一,多元评价。劳动教师应该开展学生自评、家长帮评、学生互评等主体多样的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或缺点,并且以此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联帮助,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第二,活动评价。劳动教师可以开展与劳动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展示、分享或竞赛等等,并开发校园劳动公众号,呼吁所有学生为了校园的环境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三,过程评价。劳动教师应该当学生进行劳动行为时,积极鼓励并激励其他同学与之学习,让劳动的学生产生自豪感,让其他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以此激发所有学生的劳动情感。例如,劳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家长校园活动日,让学生在家长到达学校之前,清理班级中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为家长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简单的手抄报,也可以是一个手工折纸等等,随后让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行为进行评分,最后对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激励其他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
        三、探索新型的评价模式
        劳动教师应该在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以及推行先进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的评价模式,以此不断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劳动热情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参加校园或校外的劳动,提高自身的劳动意识与观念[3]。首先,劳动教师可以开展劳动证书的评价模式,对那些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活动的学生进行实质上的奖赏,例如颁发“小小园艺师”、“文明小卫士”、“园艺讲解师”等等,以此适当的运用奖罚机制,激励所有学生不断加深或训练自身的劳动技能。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定学年劳动清单,将该学期自己为班级、为学校做出的劳动贡献记录下来,并且认真学习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创新属于自己的劳动知识,拓展新型的劳动模式,以此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意识。例如,劳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教材的知识进行总结,及时记录笔记 ,并将自己在该学期制作的劳动作品保留起来,在学期最后进行班级评选,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劳动作品,将其展示给其他学生,并说明自己制作或完成它的心理与成就感,最后实施奖惩机制,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各等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与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因素,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因为,只有评价工作做得到位,才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对此,小学高年级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创新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制定多种多样的评价依据,以此确保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有序进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振乐.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0.

[2]吴河江.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劳动教育评价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

[3]郭维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