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朝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年龄的逐渐上升,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日益加强,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份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成家立业,给予学生很多的学业压力,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受到教师、家长与社会的共同重视,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加强心理。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教育
引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新闻报道高中学生跳楼,自杀,承受不住学业的压力,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亲人两行泪。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吃饱穿暖都早已不成问题,家长、教师、学校、社会以及学生本身都越发关注心理健康状况。诸多的心理问题都与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学业的压力有关,很多学生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被压得喘不过气,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高中学校应该定期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心理指导,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一.高中生心理现状
(一)网络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既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学生对于事物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于庞大的信息没有分辨能力,网络的运用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并且高考的压力随着年龄的上升逐渐增强,数学学科又作为拉分向,教师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学生每天熬夜刷题,提升成绩。而学生一拿到手机,里面丰富多彩的视频、游戏让自己控制不住,沉迷其中。往往开始写作业时已经晚上十一二点,加上大量数学作业,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与焦虑心理,不愿意学习。每天早上起来睡不醒,寻找各种借口,利用父母看到自己生病心软帮忙请假的心理,逃避上学。缺乏一节数学课的学习之后,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难跟上班级的进度,“破罐子破摔”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再度面临巨大挑战。
(二)教学评价因素
应试教育在教师与家长思维里根深蒂固,即使教育不断改革,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仍然是“灌输式”为主,导致数学教学的手段单一,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且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以成绩为主,评价的方式以教师评价较多,导致一些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去投入进数学学习之中,成绩的提升却微乎其微,得到的只有教师的批评与责备,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产生自卑心理,而家长与教师又给予厚望,一直因为成绩与父母闹矛盾,学校里受到批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
二.破解心理健康问题难题
(一)增加学习体验
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做数学”等新颖的教学理念,通过游戏、实践等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推理数学法则,提高动手能力,逐渐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发现数学规律,拓宽思维,逐渐衍生课本知识,塑造科学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增强学习体验。学习体验的增加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缓解传统数学课堂压抑的学习氛围,缓解高考带来的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业上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例如,《立体几何初步》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不同的材料,比如硬纸板、易拉罐、瓶子等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物品通过组合、剪集等方式,拼购成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几何。这样子的图形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几何体的形状,掌握基本几何体的特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时,能够总结知识,理解数学的奥秘,感受到数学所蕴含的魅力,学会“一题多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缓解学业压力,积极投入进制作的过程。与教师的讨论沟通,也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其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营造,将书本中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教学实物营造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其本质内容,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讲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心理出现的健康问题或者负担,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共同探究,寻找解决办法,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数学教育的改革,以学生为本,养成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能够背水一战,帮助学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结束语
根据上诉所言,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成熟的关键时刻,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数学教师与家长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帮助学生缓解数学学业的压力,能够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从而让学生更有斗志,学会控制情绪,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度过高中三年,步入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蔡万刚,董睿哲.学生常见焦虑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作家天地,2020(23):117-118.
[2]杨滨妮.高中走班制模式下利用信息技术缓解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心理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115-116.
[3]尹航,赵青.高中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06):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