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多维对话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秦晴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意义
        秦晴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意义,逐渐开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向调整和教学策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学科成绩也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社会各界更加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语文作为学生自接受教育以来就在学习的科目,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良好的语文能力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寻求更多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维对话;实践策略
        引言:多维对话策略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课堂当中,借助多个角度、多种角色之间的对话,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习主题,实现学生、教师、课本之间的三方互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逐步完善学科素养,形成健全的学科思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智还处于发育阶段,对于周围的事物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或者行为,在语文课堂当中应用多维对话策略,可以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掌握相应的学科技能,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性质,保证课堂对话的开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常常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用着固有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将知识点进行生硬地灌输,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他们不能完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想要提升语文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语文教育性质,保证课堂对话的开展。语文学科教学强调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发展,由此可见,“综合性”的课程理念可以使得教师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每个学生因为其自身生长环境、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情况各不相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方向和角度也不同,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并且正视这种差异,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及时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其发展的空间内与他人开展对话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学科意识和思维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1]。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枫树上的喜鹊》一课学习时,本文主要通过对村口枫树及枫树上的喜鹊一家的描述,展现出童年生活的安静和美好,表达作者内心当中对童年的追忆和向往。这样的画面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语言上的讲述,学生很难构建相应的文章情境,是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文章当中的插图,引导他们走进课文,与其中的景物进行深入的交流,结合画面内容和语言描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学习营造相应的情境和空间。这样的对话方式不仅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印象,让学生更容易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便于学生课后回顾。借助适当的媒介直接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沟通,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


        二、全面了解语文对话特点,夯实课堂对话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种类丰富,知识全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学习重点,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当中的内容,全面了解语文对话特点,从而夯实课堂对话的基础,为提升多维对话教学策略的效率做好铺垫。同时,多种文学体裁和种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内容,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等,都会影响其理解文章内容的角度和方向,正是因为这些鲜明的差异,为对话的开展提供话题和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和班级实际学情,寻求多种对话的开展途径[2]。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的学习时,本文主要讲述一些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和常识情况,激发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丰富阅历和知识储备情况。本节课的知识对于生活经验较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能够合理开展小组讨论的机会,学生在同他人的探究过程当中可以弥补自身的思维漏洞,知道更多的自然奥秘,同时也将自己了解的知识传达给对方,促进彼此共同进步。
        三、科学迁移语文教育重心,扩展课堂对话的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结合着应试理念,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而对于课外的拓展内容涉猎较少,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学生的语文视野范围,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不能够满足其身心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想要运用多维对话策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还应该运用科学化的手段迁移语文教育重心,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扩展课堂对话的内容,完善学习体系,强化自身素养。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传统节日》一课的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有关于传统节日的生字、生词。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学习时,应该以完成识字任务为教学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他们讲述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或者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讲讲你所知道的节日习俗,通过这样的对话交流,营造出一种和谐、稳定的班级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阶段开展多维对话策略具有多种教学方向,良好的语文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以及多维对话策略的理论依据,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当中寻求更多创新途径,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语文学科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丹.活用批注  学为己用——浅谈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A3):35-36.
        [2]周桂艳.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王晶.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及有效实施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