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俊
习水县第七中学 贵州 遵义 564600
【摘要】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应专注于设计解决关键性学习的核心问题,即以核心问题设计为抓手,从语文知识角度和篇章结构角度设计核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阅读内容,深入品味语言文字以及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阅读能力。本文探究了散文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一般规律,并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知识;篇章结构
散文是文质兼美的一种文学体裁。学生散文的审美能力如何培养?探究如何实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是很有经验的一种方法。教师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感受性阅读取向对讨论方法的倚重和鉴赏性阅读取向对朗读方法的倚重,达到主体审美体验的教学方法根源于教学内容。
一、散文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一般规律
散文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指的是立足学生阅读教学起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依托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指向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可供师生共同探究的能够统领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或中心任务。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从教师“教什么”与学生“学什么”的角度出发,设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散文,从而达到“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散文阅读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可遵循以下几个阶段的规律进行:一是初始阶段,这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导入阶段,往往用一个核心问题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打开思维闸门,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进行阶段,这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阶段,通过设计核心问题来衔接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体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顺畅地进行下去。三是深化阶段,此阶段设计的核心问题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既要指向散文特征的把握,如线索手法、语言风格等,又要指向主旨内涵、情感意境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并提供良好的契机与广阔的空间。四是总结阶段,此阶段设计的核心问题既可以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问题,也可以是在总结全文学习的基础上生成的新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二、从语文知识角度设计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教师可利用散文阅读作为铺垫设计核心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在感知和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赏析和品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深人文章内涵的同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关键词句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奇山和异水。解析文本时可抓住文中首段末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进行本文的核心问题设计。“奇和异”两个字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和水的特点,总领了本文下面两段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针对第二段时可设计核心问题“根据具体语句赏析水异在哪里?”;针对第三段时课设计核心问题:“根据具体语句赏析山奇在哪里?”。由此,学生可在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感受到了水之异和山之奇的景物特点,同时把握了课文清晰的结构层次。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探寻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以此作为核心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如此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修辞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寄情的美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修辞的手法去描写紫藤萝的恣肆风流但又端庄淑雅,耐得住寂寞的生命张力独具特色。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可设计为“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表现紫藤萝之美的语句.说说你认为紫藤萝美在何处?为什么?”如此的核心问题设计既可让学生从修辞角度关照文章语言,又可让学生由花及人,悟到作者在紫藤萝花身上赋子的特定情感,由表及里,层层深人。因此,修辞——课文内容的外衣、作者思想的钥匙是核心问题设计的来源之一。
(三)主旨句
杨绛的《老王》在文章中含蓄地提出了关心像老王这样生活悲苦又老实厚道的不幸者的社会话题。于是在课文最后有这样的主旨句呈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由此,可设计核心问题“在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了老王的不幸?为什么?”。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人物描写的语句明确老王是个善良、厚道、为他人着想之人,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美好品质的小人物却遭受身体疾病的摧残和悲惨命运的重创,从而能顺理成章地理解作者对老王这类不幸者的愧怍之情,把握主旨。
三、从篇章结构角度设计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一)从课文的标题人手设计核心问题
凡是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一般都可作为设计核心问题的突破口。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描述了作者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无比深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本课的教学核心问题是: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核心问题的设计紧紧抓住“我的母亲"既是母亲又是后母和寡妇的多重角色来解读文章。
(二)从行文思路入手设计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散文阅读教学要先通读课文,后划分结构,再逐渐讲解。设计核心问题,立足于行文思路去设计核心问题将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散文教学效率。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写作角度独特结构精妙,文章前半部分很后半部分分别描述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作者笔下富有赤子之心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了再做,做了不说的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文章后半部分则体现出了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革命家、民主战士的形象。所以,本课的核心问题可设计为第一“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第二“为什么先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后写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这样的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前后两部分是存在递进关系的,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让学生在一定高度上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从而提高整体感知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散文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要从语文知识角度和篇章结构角度综合考虑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欣赏散文,实现初中现代散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从而达到很好的散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J]. 孙绍振. 课程.教材.教法. 2010(03): 113-116.
[2]统编教材下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优化研究[J]. 聂智.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Z2): 223-226.
[3]浅议高中现代散文鉴赏教学[J]. 陆振球.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4(03): 177-179.
[4]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初探[J]. 薛礼桥. 课外语文(教师适用). 2012(08): 199-203.
作者简介:吕俊 ,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邮编:564600,单位:习水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