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李玲
[导读] 创新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基础能力,也是能够引导学生快速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
        李玲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渔泽中心校
        摘要:创新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基础能力,也是能够引导学生快速学好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语文这门课程具有独特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中设置的一些知识要点和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语文教学来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才能够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在新时代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如今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课程改革的环境背景,学会修正自己的教学风格,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注重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并同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小学生才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能力。
        一、随时修正语文教学的方式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技能,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借助学生具体学习表现以及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时所创造的作品来判断。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也不能直接通过阐述基本的理论去理解掌握的,需要教师长久坚持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由内而外的产生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观念,这才能够真正达到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比如教师在讲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互动和环节,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提问,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表意见。如在这一篇课文里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生字,积累多音字,学会辨字组词,就可以将课文中的一些多音字。如“模型”、“模样”和“降落”、“投降”这些字提取出来,鼓励学生自己组词;还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查字典,解释词语意思。如“蔚蓝”的意思是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光芒”的意思是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可以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营造适宜的语文教学氛围
        学生不是老师的提线木偶,也不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学习机器,所以教师不能只一味注重自己教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要主动为学生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氛围内愉悦的开展学习[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注重情感教育,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做摆渡人和引路人,引导学生多样化思考。
        还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要着重引导学生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维,就可以多开展一些需要学生互动讨论的活动,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如教师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之后再让学生分组交流每一个部分的大概含义是怎么样的?比如在第一自然段中,作品直接点出了世界是奇妙的,总领文章,而在第2~16自然段中,则从不同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分别写了世界的奇妙。通过问题引导和相互讨论,学生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篇美妙的写景文章。
        三、着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经过大量的锻炼和实践,不能重理论,轻实践[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着重强化学生的基础锻炼,要为学生创造能够锻炼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表达。
        比如教师在讲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慢性的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利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去猜测裁缝和顾客在对话时运用的语气。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让语文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教师还可以从课文出发,对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人物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并开设对应的群体互动活动,让学生随机选择一位同学,说一说这位同学到底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说一说判断这位同学性格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再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语文课堂内,使学生的目光能够重新聚焦在课文上。这样学生就能够知道慢性子的裁缝是怎样“慢”的,急性子的顾客又是怎样“急”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前需要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探究思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是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并着重强化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唯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具备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能够就此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晶晶.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55.
        [2]杨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