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彪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小学,237462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但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再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在部分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仅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知识积累,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而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从教学的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
一、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满足新课标需求
新课标地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体现了新课标对于现代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学习中,自主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阅读内容,从而充实自我,并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养发展。
(二)提升了学生阅读自主性
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便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自主性,把握学习主动权,并能够积极自主参与阅读学习。同时,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同样内心的材料去引导学生阅读,便会将这种差异性放大,而无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便能够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并对自己有帮助的阅读材料,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也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积极影响。
(三)开阔视野,教学补充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就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但却没有意识到教材载体内容有限,无法更全面更深入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也能使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并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完成了教学补充。
二、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的投入学习中。同时,良好的阅读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感受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行为获取成就感。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小学思的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合理地创设阅读情境,从而保证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与阅读内容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在提升阅读体验的同时,加深自身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二)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
由于年龄因素,对于趣味性较强的事物,小学生会更有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便需要针对学生的兴趣,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展示生动画面、故事鲜明的故事绘本,来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不同的表达方式。此外,教师也需要转变以往单一的阅读教材选择,尽量选择类型多样的材料,从而让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阅读需求,进而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三)传授多样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传授多样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更高效的阅读。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主要可以教授以下三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第一,略读法,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传授学生略读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先大致的明确文章内容,先跳过自己不明确的地方,在大致了解全文后,再从全文的角度分析不明确的内容,提升阅读效果。
第二,思维导图法,在阅读文章内容丰富、人物事件复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全文的事件、人物关系更直观地展现出来,然后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向去分析全文,提高理解能力。
第三,精读法,精读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针对自己感觉优美的语句、或者对全文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时展开深入阅读,从而从中体会文章的精华。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有效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此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东.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天津教育,2020(2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