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栋
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 250200
摘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指的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可以说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因此,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总的来说指的是语文的综合性的学习能力的改善与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尤其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的领悟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改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
引言: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理念能够使得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保障性。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就应当特别注重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由此来真正的弥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某些短处,这样才能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形塑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的教育理念
(一)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由于在高中阶段的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的感知和语文学习能力的长久提升。因此,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就是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性特征。因而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重点就是要以构建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础。这种教育理念旨在让教师学会引导与科学的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吸收的主体,不能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作为课堂建设的主体来进行。这既能够体现一种平等观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切实的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效率性的提升。
(二)沟通与探讨性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程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沟通与探讨的局面。所谓沟通与探讨的局面,主要指的就是教师能否真正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探讨,同时,在这种平等的沟通与探讨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学习的效率性。平等的沟通与探讨往往是知识增长的助推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平等的沟通与探讨就是以学生充分的发挥其积极性作为基础的。因为只有教师能够认真的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探讨,学生才能够体会到被关怀与被关爱。这样的语文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才是科学与有效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沟通与探讨才是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的主要的推动性力量,也才是切实的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的依靠性路径。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
语文知识视野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予以拓展和扩大。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例如在《玩偶之家》的教学中,我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一个关于《玩偶之家》的戏剧短片,以此作为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先导与基础。
通过这种直观展现《玩偶之家》戏剧元素的教学来真正让学生首先自我感受这个戏剧的内在冲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就应当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与努力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与学习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对学生来说具有知识上的增量的。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短处的重要方案。因此充分的将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才是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课堂构建所必须考虑的重要维度。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在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之培养中,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力指的是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知识,对其业所带来的乐趣和思维的动力。例如,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首先在电子屏幕上圈划第一人称“我”和“我们”,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出。圈划可以帮助学生察觉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作者在什么语境中使用“我”,什么语境中使用“我们”呢?归纳发现:屠呦呦以个人身份表达谢意,并在谈及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这些内容时使用“我”;谈及如何将青蒿素制成药物,说成果及贡献的时候,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路径,其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语文的思维力或者说感受力的这种培养提供支持。因此,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语文知识学习的感受力这一点充分的突出出来。这样才能够使得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知识学习的效率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能够内化于心,并且真正的表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之中。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力
在核心素养意义下,所谓知识的消化力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之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性理解。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之下,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消化性的理解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对于知识理解的过程,如果仅仅用传统的教师口述以及学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很可能使得其消化力减缓,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充分以及全面性的消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应当充分的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力培养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这种消化力,才能够在最大意义上使得教学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知识的消化性理解,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走上正途。
结语:因此,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下的语文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是一个较为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正确的教育理念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科学的构建教学方法。因此,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核心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堂才是有优势的,才是符合语文本身的学科规律的。
参考文献
1. 戴碧瑶. 新时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基于学生发展视角[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12).
2.郭亚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8, (4).
3. 成晴晴; 张春霞.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育路径[J]. 华夏教师,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