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诗”为径-------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路径浅述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余雪萍
[导读] 小学作为学生思想启蒙阶段,对学生看待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

        余雪萍
        厦门市湖里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思想启蒙阶段,对学生看待世界与社会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新课标强化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而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路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合,逐渐成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向。对此,本文将对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合进行探析,以强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学生古诗词理解力与人文修养的双向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以人文为导向的教育活动,人文设计人类社会的各类文化现象,而人文教育侧重于先进、积极文化现象的继承与培育。在小学阶段,人文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皆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人文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本文将从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落实路径,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进行探析,推动小学生素养与知识的共同发展。
一、人文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人文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具体体现为:一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由于生活环境与语言用词习惯的差异,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度偏低,而人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侧重于通过强化学生对古诗词背后人文内容的理解的方式,推动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理解度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二是推动学生综合成长,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行业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重视度显著提升,将人文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教育行业的培养目标向贴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社会持续性稳定发展提供后备精神力量[1]。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路径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各类先进教学手段被引入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而人文教育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创新的具体化表现,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成长,对小学古诗词教育质量的提升亦具有推动作用。

针对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优化,具体应当注意:
(一)重视人文讲述,强化诗词内涵理解
        人文讲述是强化小学生对人文内涵理解的常见方式,侧重于通过向小学生传授创作背景的方式,降低小学生对古诗词内在情感的理解难度。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为例,流程如下:首先语文教师应当对《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的生平经历资料进行收集,并将《山居秋暝》的创作背景进行抽选,为后续故事讲述做足准备;其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故事背景呈现的方式,在讲授《山居秋暝》的过程中,笔者班内学生对视频与音频的接受度更高,对此,笔者选择借助视频将《山居秋暝》的场景进行呈现,并将背后的故事内容进行讲述,侧重于通过声像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山居秋暝》人文的了解;再者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借助人文背景对《山居秋暝》进行深入探析,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对重点词句进行重点刻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山居秋暝》中王维怡人自得的情绪,感知社会美与人格美;最后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王维的其他作品进行探析,让学生收集王维的背景资料,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人文的了解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山居秋暝》的认知[2]。
(二)重视意境构造,强化人文情感熏陶
        借助意境构造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古诗词创作的环境之中,让学生深入感知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效果。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凉州词》为例,流程如下:首先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意境素材的选择,在《凉州词》中,意境构造元素主要包括“酒”、“夜光杯”、“琵琶”、“沙场”,语文教师应当借助这几个元素构建意境,避免意境与《凉州词》发生偏离;其次音乐或音频的选择,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凉州词》的相关视频与音频,用以提升意境的丰富性,增强学生对《凉州词》意境的投入感;再者知识传导,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知人文情怀,明晰《凉州词》作者王翰锁好表达的旷阔奔放的思想情感以及思乡之情,借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感;最后拓展引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进行《凉州词》的拓展教学,侧重于将作者王翰创作的其他作品引入到《凉州词》教学之中,并借以讲述王翰的背景与经历,借以强化学生对《凉州词》的理解,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理论与思想支撑[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影响下,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凸显而出,其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对人文内涵的理解度,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对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意境的构筑和人文背景的讲述,侧重于引导学生以人文知识内容为跳板,强化对古诗词内涵的感知,进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情感的目标,为学生综合素养成长做好启蒙。

参考文献:
[1]代莉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方法浅谈[J].课外语文,2019(18):79-80.
[2]卢连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54.
[3]李井岩,李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24):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