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姚春华
[导读] 阅读能力的好坏对任何一科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姚春华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阅读能力的好坏对任何一科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便包含了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且这项能力对写作的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如何巧妙地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构建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是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努力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结合部编版教材,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不仅需要课内知识的学习,好需要课外读物的补充,才能保证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得到稳定的提升。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他们感兴趣的阅读内容,通过游戏、多媒体、设疑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证后续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一、设置疑问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占时不长,经常有老师忽略了这个环节。基于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们应当调节自身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良好的导入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们快速的进入阅读内容中,并且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导入的方式也比较多,如游戏、设疑、背景、谜语等,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较重,设置疑问的导入环节,最适合他们[1]。
        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走月亮》一课,在进行导入环节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询问学生“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但是它的名字有一点特殊,叫《走月亮》。你们想一想,什么样的月亮,可以让我们“走”起来呢”设置这样的疑问,可以快速的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并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对阅读内容的热情,带着浓烈的兴趣走到阅读课程中,得知作者提出来的“走”和我们理解中的“走”有很大的差别,明白文章的真实目的,在解答完疑问后,也保证了他们对趣味阅读的兴趣。
        二、阅读过程中融入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氛围
        虽然小学生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玩心较重的特征。传统的阅读课堂气氛过于压抑,经常出现学生们被动学习的情况。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能力,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利用玩耍来活动课堂的氛围,在玩中将阅读内容学习出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2]。但是游戏教学大多数适合童话、故事类的阅读,对散文、诗歌类的阅读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需要教师多多的挖掘和研究,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这篇文章内容诙谐有趣,蕴含着满满的趣味性,并且文中涉及到了许多人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初步的阅读,分清出现的人物对话和大致情节,将旁白、人物让学生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他们展开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自身的理解加上游戏扮演,快速的掌握阅读内容,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并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三、利用电子设备,丰富教育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被我们广泛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古诗词等内容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无法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将古诗词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帮助他们理解内容,并利用网络信息的强大,丰富教育资源。构建高效的阅读活动。
        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暮江吟》一课,这是一篇典型的景色类故事,作者对夕阳时分的江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阅读内容中“瑟瑟、真珠、残阳”等词汇,学生并不能理解透彻。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或图片,使用夕阳、露水、月牙等内容展示出诗中的内容,构建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使用直观的形象来提升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慢慢的便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对古诗词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延伸,利用丰富的内容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3]。
        四、连接课外读物,提升文学素养
        单单凭借课内的教材阅读,并不能满足这一年龄段学生们的需求,老师们要学会将课内外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让他们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连接,保证在学习知识后还有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将课外读物和教材内容相呼应,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对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四单元,包含了《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内容,在进行本章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近期学习的主题内容,为他们提供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本章围绕着中西方的神话故事展开的教学,便可以给学生提供《夸父追日》《爱神丘比特》《帕里斯的归来》《阿尔克迈翁和项链》等内容,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不断的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阅读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也满足了我国教育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对未来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充分的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对内容的兴趣。在课堂活动中,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保证他们以一个积极热情的心态展开阅读;利用游戏的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不断的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保证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克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3.
[2]王璟宜. 部编本小学语文低中学段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李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行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