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娇
大田县广平中心小学
【摘要】互动教学是课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想有效的展开互动式教学,首要前提就是要深入理解其互动式教学的含义,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提出有效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以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为教学目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轻松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共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
注:本文系《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探究》 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引言】小学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培养小学生自主思考意识为核心,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强化师生之间关系,教师要对学生有积极的互动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互动有效性是必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渗透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之中,互动式、探究式等等新的教学形式也普遍的被应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受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实施了互动式教学其效果也并不理想,学生还是缺乏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2]。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互动单一,学生地位不明显;互动过于表面化;互动目的较为模糊。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有效性的方式
(一)抓住机会开展师生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实践中,要想提升教学互动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利用好课堂上生产的数学资源,明确自身的教学地位和责任,把握好教学的语言运用,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其次,教师在讲解到特定的数学相关知识点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产生数学思维,学会观察学生,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对于学生难以表达想法,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正确的表达,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最后,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疑问和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对于学生自身认知与数学知识产生偏差的时候,教师要促使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及时的表达,之后再逐步的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缩短与陌生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提升学生探究和质疑的品质,实现互动的有效性。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对于学生的教学也多数采取知识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一直都是被动听讲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感到数学知识的无趣和枯燥,降低教学的效率[2]。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积极的转变观念,迎合改革的标准和教学要求,以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产生互动,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在开展互动式教学时,要扮演好自身的教学角色,可以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式互动,设置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而非简单的问答,做到提问的合理化,善于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避免太过频繁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对话
在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避免高高在上的教学优越感,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以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情境中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和谐学习氛围。在课堂上,通过分组学习等方法,积极引导生生对话进行探究性学习。
以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为例。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从课本例题中发现并阐述数学问题,讲给组内同学,在组内对问题进行解题方法的讨论和交流,最后由小组长汇总解题方法,形成标准答案并进行汇报。
以小组A的探究过程为例,生1先读题:地球仪每个8元,56元可以买几个这样的地球仪?生2解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购买地球仪的总钱数和地球仪的单价,总钱数是56元,单价是8元,就是求56里面有多少个8?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56÷8=7(元)。生3:也可以理解成平均每份是8个,多少份的总和是56个?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56÷8=7(元)。经由这样的生生对话,学生经过探究,从不同思考角度,分析出了该题的数量关系。接下来由小组组长来对解答结果进行总结汇报。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质疑:同学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呢?针对老师的新问题,小组内重新进行讨论,经过生生讨论总结出,用乘法进行检验是最好的方法。“一个地球仪8元,7个地球仪多少元?8×7=56(元)”,经检验,解答正确。
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还是这个实际问题,还是56、8、7这一组数字,我们还能想出与例题不同的问题吗?看看哪个小组能创编一道新题,要求还是用除法列式?小组内进一步探讨,用除法解题,那前提条件一定是知道总数,要么知道每份数求份数,要么知道份数求每份数?例题是知道每份数求份数,再编一道新题,一定是要知道份数求每份数了。经过这样的思考与探究,小组A创编出“小明用56元买了7个相同的地球仪,问每个地球仪多少元?” 列式计算:56÷7=8(元),经过分析,与例题题意相符,也可以通过乘法检验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题的异同点。不同点:例题是求份数,创编题是求每份数;二者的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构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读取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引导,让学生学会“比较——创设——提出——解决——总结”新问题,进行问题化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结束语: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明确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定义,然后在具体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好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
参考文献:
[1]李耀龙.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75-76.
[2]闫国九.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9,(6):281.1003-6652.2019.06.280.
[3]孟凡玉,陈佑清.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观察与评价——基于“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CLASS)”的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