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康金平
[导读] 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在物理学科也是如此。

        康金平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453000
        摘要: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在物理学科也是如此。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初中的物理教育中,需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物理教学与复习,达到更好的效果。知识是死板的,学生是灵活的,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只是为了本学科服务,也是为其他学科奠基。
关键词:初中物理 核心素养
引言
        课程理念不断深化,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展开初中物理教学,能够持续性提升教学质量.初中物理素养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化能力及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代入生活化知识及利用多媒体工具,激发学生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在物理学中的体现
        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免会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杂乱无章。 有些同学对于物理的学习停留在公式的记忆背诵中。 因此将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引入物理教学中。 核心素养在物理学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现: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围绕这四个方面,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在物理复习阶段整理出逻辑性。不管是什么学科,都需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就像是学生教育的地基,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多更好的吸收知识。如果只是传授知识,教习原理,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对知识的疲倦感,失去了对探索知识原理的乐趣。同样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不成体系的,很容易就会与其他知识产生混淆。 尤其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混杂在一起,如果不利用核心素养合理的规划复习计划,整理出复习中的知识体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复习物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核心思维的原因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老师单方面的授课于学生,学生学习并背诵知识点。单一的知识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需要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举一反三,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譬如在学习平面成像一课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在课堂中讲解呆板的知识点, 需要和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成像的实例。 这样,对于这一知识点,学生的理解就加强了许多,也能学以致用。尤其是在之后的复习过程中, 学生能单独的拎出这一块的知识体系,避免与其他知识点混合。很多的学生一味的学习物理知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对应该知识点物理学家的姓名,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现象。 学习物理应该是统一的连贯的,学生也应该普及物理学历史。 在学习物理学的历史中,学生也能完整的了解知识点的形成的过程,这样知识点就不再是呆板的,在纸上呈现的,能更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同样的在物理复习中,不难发现有一些题目涉及到物理学家的姓名,如果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再进行记忆,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对本学科有裨益,更能照拂到其他学科。 在物理学方面的核心素养中提到的科学思维,是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科学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和分析问题, 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而理性思维又是学习数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物理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能在增进学生本身物理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同样的以力这一章作说明,物体受力的角度不一定都是反向或同向, 可能存在一定的角度,这时候就会需要使用到数学中的三角函数。 在解决了物理上力的问题时,也锻炼了学生数学方面三角函数的熟练使用。


3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1以理为本,发挥学科优势
初中物理主要是对抽象的生活现象进行研究,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解答物理知识,让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贴合,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初中物理中含有的知识均来自生活方方面面,教师需把握物理知识内容及学科特点,与学生共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1]. 在共同探究物理问题时,改变学生既有的对物理的看法,满足学生物理知识探索需求. 在生活化课堂教学情景中,学生可凭借感知获得知识,对此,生活化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物理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抽象物理知识与实验结合,可彰显学科优势,提升学生探究兴趣,有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时,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展示装有磁块的小车相互排斥,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轨迹及方向. 学生观看磁性相反的小车会相互远离,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直接感受力的变化,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3.2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物理的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对这些枯燥的知识失去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切勿掉书袋。只有将知识简洁易懂的教授给学生,再一步步的将知识层面提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领会到对应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领会更上一层次的内容。 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如果能加以实验辅助,或者采用多媒体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2]。
        3.3小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学改革下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同时在小组任务的引导下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3]。
        3.4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思维积极性
        思维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自主思维,是以积极的心理活动倾向为保障的。简单地说,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想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自我意愿的驱动下,自主地投身到思维活动中,实现思维锻炼。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一般会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先创设问题情境,用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夯实主动思维,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基础[4]。
        3.5加强实验教学,引导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物理核心素养维度之三,也是学生在体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形成的一项基本的物理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操作密切联系。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还是实施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此外,实验操作生动有趣,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同时使学生通过设计、操作实验,借助实验现象,扎实地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提高物理学习质量[5]。
结束语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切实地立足物理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及其培养要求,多样化组织课堂教学、应用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和巧用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体验多样活动,既能获取物理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锻炼能力,发展品质,实现有效发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娟.初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16.
[2]陈辉.探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17.
[3]于军.浅谈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02):39+41.
[4]拉毛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21(03):48-49.
[5]段德欣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