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国忠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镇中心小学
摘要: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重视培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促使学生可以积极探索数学奥秘,能够自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这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高效学习。鉴于此,文章就将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及其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的基础不牢固,不仅会影响现阶段的学习,还会阻碍学生后续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要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和理解,进而达到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利用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文化积累,又要通过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以及素养来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的难度非常大,也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和个人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人身上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每个人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都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人会选择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有的人就会选择逃避问题,选择退缩,那么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生们学习生涯中或是步入社会工作中都能够为学生们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能够让学生们在面对难度较高的数学题时,冷静思考,想办法对数学难题进行解答,从而使得学生们在考试过程中的成绩随之提高。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固有的解决数学问题方式
不同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虽然也在努力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导学生,比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会尽可能用比较普遍的方式来讲解,而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会采用不太常见但是解决问题高效简便的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的效果不太明显,也特别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就可以改变方法,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中的知识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乘法运算,让学生知道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如有这样两道题,“有4排桌子,每一排都有六张,那么请问一共有几张桌子?”以及“有两排桌子,其中一排六张,另一排四张,一共有几张桌子?”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前者用乘法,后者用加法,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即便最开始学生可能会采用错误的方式,如一道题也用加法,但只要学生能得出答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然后再详细解释不同方式的优劣,利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和加法的区别。
(二)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
要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对数学充满探究欲望。基于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重视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要通过互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由于学生和教师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对于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学生却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互动来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可以借助互动来进行换位思考,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设置个性化教学方案。
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量一量比一比》这个章节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测量比较,就可以先为小学生创设情境,然后再设置一些趣味化的小组活动,利用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黑板有多宽?”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合作丈量黑板的宽度,之后还可以配合学生,让学生测量教师的身高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当然,在测量宽度长度时,不同小组测出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教师就可以针对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小组测量出的结果不同,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开展教学或是讲述作业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并让学生到讲台上大胆的讲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学生胆量、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信心都能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数学这一门实践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就不能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教学上,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实践能力,比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不会流于表面,学生才能明白数学之间的联系与逻辑关系。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重视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也要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奥数作业用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川龙.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J].新课程,2020(35):194.
[2]李德中.关于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