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彭万丽
[导读] 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称之为综合实力,其中人民的整体素质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展现

        彭万丽
        求是高级中学  贵州省  遵义 564100
        摘要: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称之为综合实力,其中人民的整体素质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展现,为了国家的全面进步我国提高了道德教育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目前教育的最基础,所以要求所有学科的教师都要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把立德树人做为课程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基于立德树人的物理实验教育策略,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教学技能。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功能。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育过程中,也有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在对于学生品德教育的方式上,也使学生对立德树人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对于很多问题教师都应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并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有效教育,同时更好地完成了教育任务和目标。其次对于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学生,理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进了德育发展的,学生们通过新的方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学生不仅可以在物理教科书中学习科学和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物理课本中体会到实验的快乐,这样的授课方式整体质量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学生的未来研究和学生本身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而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有用的。
        “立德树人”是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简单来说就是要热爱祖国,学生只有深刻的体会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才会愿意为自己的祖国而战,为祖国付出一切,因为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一种信仰,也是我们的责任义务。只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对祖国怀有感恩之心,对祖国都有报效之心,我们的祖国才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大。在课堂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讲述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以前的历史事迹,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们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
        例如:在课堂上高中物理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后的“碰撞不变量”,大家可以注意到在该实验期间,动量是守恒的,因此教师可以顺势讲出动量守恒定律,物理学教师可以在给学生介绍定律实验的结果后,跟大家讲解该定律最初是由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到在迪卡尔之后,惠更斯在论文中写道:“关于碰撞下物体的运动”再次明确主张动量守恒定律。后来惠更斯表示当总外力作用在材料系统上时,其总动量保持恒定。

通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惠更斯提出这一理论的原因,同时也能感受到做为一个物理学家惠更斯的用心,包括他对实验的坚持,对理论的研究才得到这样的实验结果,其实这也是对祖国爱的一种表现,因为他想履行对国家的责任,所以他一直都在不懈地努力学习着探索着。教师在跟学生介绍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历史行为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和学生的国家责任感,让学生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2本着科学探究的精神教育学生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科学探究的精神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很多师生都习惯了过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物理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课,在课堂上没有过多的互动也没有实际的实验,虽然这种教育模式非常适合当今我国很多大班的教学,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抑制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心。因此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让学生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寻找真正的答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总人数合理地进行分组,分成各个小组后,以组的形势进行实验总结,并进行以小组为整体的单元化考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向学生讲解了一个物理实验在“用万用表练习”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之后后,将课堂上的知识与仪表的不同功能结合起来讲解,并划分物理学习小组,让学生以物理学习小组的形式练习使用万用表,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多的体会实验带来的快乐。
3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如今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审美素养,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做好实验教育,在进行实验的地方做好实验前的所有准备,这样的课堂风格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质量。例如: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向学生解释“氢原子的光谱”时,由于讲解难度和设备的限制,学生将无法通过实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室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氢原子的光谱。氢原子光谱是指氢原子在电子的不同能级上跃迁,会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和能量的光子并获得光谱,通过演示学生可以看到小的氢原子,可以发出很多射线,不同的射线形成不同的形状,教师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样的课堂将会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空间。
结语
        总体而言,德育在物理实验教育中的渗透,是高等教育的新课程标准,也是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因此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并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物理实验课程,使每堂物理实验课都将成为提高学生德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汤中华.创新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21)
[2] 程言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11)
[3] 岳宝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  新课程研究. 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