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菊芳
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耿家垭小学 442700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当代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创新,人们发现数学的教学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数学的授课的过程中,理应运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向学生传授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就题论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在数学课堂进行摸索、探究,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长此以往的有效性引导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起学生数学能力。为此,本篇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引导
引言:对于小学生的教学阶段,不能运用死板的方式进行教学,生硬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要将课本内容融会贯通,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讲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是教会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住数学解题时的思维与想法,这样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不懂得变通。因此在教学中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散思维,让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着眼于现实能够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只是在考虑如何获得更高的卷面成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只是浅尝辄止,教师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单纯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乏味无趣的应试教育只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限制,久而久之,更会限值学生思维的开拓与发展,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数学作为一门解决问题的思维学科,以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如果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分析,学生很难培养出自己的思考方式,更不会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只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无趣,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就算有部分人取得了高分,也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小学的教学的意义就会缺少很多东西。
由此看来,有效性引导策略在小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逻辑,真正让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与数学融为一体,从心底爱上数学。小学教师,是学生数学思维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教导学生如何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初中或高中乃至以后更长的人生道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探讨
(一)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材上大多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思维略显幼稚,很难去理解记忆。教师应该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用较易理解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笔者认为,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听课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使知识形态上发生了改变,但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讲授知识的方式有多样,但这并不脱离课本,而是将生活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老师还应该熟悉当前阶段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逻辑特点,根据小学生较为灵活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进。例如,在平行相交的课程上,教师可以列举电缆线,房屋砌墙准线等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就会在生活中收获灵感从而深刻认识新的概念。
(二)设置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问题提问,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比如说对于分数的加减法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询问学生普通数字的加减法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以此类推想一下分数的加减法呢?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这样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更好的得到知识的印象。并且学习是一个团结合作的过程,单纯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全达不到最终的教学目的,需要学生之间开展相关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之间展开沟通与交流,更好的加深自身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提升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三)通过数形结合的引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也是一种很好引导性教学方法,它通过简单的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的数学形状,化抽象为具体,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这种思想可以让学生摆脱数就是数,图就是图的惯性思维,将数和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图形是种具体的东西,能把复杂的数字通过各种数学关系联立起来,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例如在学习正方形这一数学课题时,单纯的讲解教材知识很难让学生了解到正方形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形的物体,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把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和课本上的图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让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不仅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同样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苦难程度。
【结束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现实与教材的结合、启发性问题的提问、数形结合等引导方法,潜移默化的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世鹏.浅谈计算教学有效指导与训练的研究——以小学五年级计算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7(30).
[2]王笑琴.着力方法指导 重视有效评价——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
[3]王建荣.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