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于芳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是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于芳
        山东省新泰市谷里镇中心小学 山东新泰  271215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是影响着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建立优秀品质的主要途径,能够在音乐艺术的感染中,提升小学生的人格素质。本文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具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途径。希望为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策略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开展中,不仅要重视对小学生开展智育教育,还要同步开展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也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音乐艺术的学习,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通过音乐知识的系统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音乐教师对渗透德育教育的认识不重视。在当前开展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教育小学生认识乐谱、掌握音准、学习歌唱等过程中,对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展,存在认识不足够的现象,也直接影响到两者的有效融合教学效果。第二,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能力不高。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需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融合应用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感恩诚信的品质等等。但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德育元素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提炼。第三,教师在音乐教育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在实践开展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的结合音乐的理论知识,融入德育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高,造成音乐与德育结合开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途径
        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教学工作的创新开展,以不断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实践效果。
(一)在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的创作与生活紧密相关,是对生活的一种歌唱和赞美。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在歌唱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因此,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不断提升音乐审美的同时,建立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美,体验生活的美,歌唱生活的美。比如在学习歌曲《快乐的孩子爱唱歌》的过程中,通过歌词中鸟儿飞翔、蜜蜂采蜜、萤火虫闪光、孩子唱歌等生活场景的歌唱,在欢快的旋律中,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建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开展愉快的生活和学习。还比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演唱过程中,结合歌词内容,融合生活中父母劳动的劳动场景,让小学生理解“劳动光荣”的思想,建立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另外,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利用红色歌曲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学习《少先队之歌》、《歌唱祖国》等歌曲的过程中,结合歌曲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引导小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中的特殊情感,建立对少先队、对国家深深的热爱。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重要的内容。

结合音乐欣赏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正确的认识美丑、善恶。在音乐欣赏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注意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开发应用。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爱的祝愿》过程中,教师讲解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让小学生对音乐旋律中包含的感情进行理解。然后教师在旋律变化、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友情之爱、亲情之爱、民族之爱,做一个有爱、会爱的人。还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爱在人间》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该作品的最初演唱者张海迪的故事,让小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观看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让小学生在无意识中被故事内容感染,被音乐旋律打动,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建立帮助弱势群体的思想意识。其次,要注意结合作曲家的背景开展渗透教育。比如在欣赏《命运交响曲》的过程中,对作曲家贝多芬坎坷的经历进行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对贝多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进行理解,从而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建立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的正确认识,不断提高学习的动力。
(三)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渗透德育教育。在科技的作用中,多媒体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方法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让小学生在学会音乐知识的同时,在不同的角度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开展《中国功夫》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片《功夫熊猫》为例,将影视作品中中国功夫的画面进行剪辑播放,让小学生欣赏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进一步的激发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在器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器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在器乐的训练学习过程中,需要小学生投入一定的经历,并且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正确的掌握器乐演奏的方法,顺利完成演奏的表演过程。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开展德育渗透,帮助小学生养成克难攻坚、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比如在小学生在使用葫芦丝演奏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进行学习,并且结合具体的曲目坚持练习,对葫芦丝演奏过程中的滑音、颤音等发音技巧进行掌握,整个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及时的给与小学生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对其取得的成绩进行称赞,帮助小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提高德育素养。
(五)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音乐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音乐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建立集体观念。比如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庆国庆文艺表演中,可以组织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合唱,在合唱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结合活动的主题,选择与国庆相符合的合唱歌曲。在选择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国庆节的相关知识,并结合70年国庆庆典的活动画面,激发学生建立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并最终确定演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其次,学生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集体观念,要学会与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综合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将演唱的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结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养的主要手段,要结合音乐教学的内容,特点,通过歌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器乐教学和课外活动等五个方面的渗透教育,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德育水平,为今后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樊媛媛.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09-210.
[2]张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24):219-220.
[3]李燕婷.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探索[J].北方音乐,2020(18):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