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梅
广东省高州市泗水镇良村小学 525249
摘要:小学时期作为学生成长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价值观念的正确树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重要的阶段,教师重点把握德育知识的渗透,并对德育知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全面创新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既要结合宏观的教学政策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也要加强现代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在树立良好价值观念的同时,更加深入的投入到知识内容的探索和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引言: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新时期,教师在对德育生活化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既要形成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灵活调节自身的教学策略,也要通过各项资源内容的整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事物。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安排中,教师还要充分强化德育生活化内容的展现和应用,这样才能够在教育理念快速更新的发展阶段,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也要对其先进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注重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展现,创新教学方法,并对德育升华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可以通过正确价值观念的展现,为学生今后阶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高雅情操进行培养。比如在教学之中渗透诚信做人的品质,其在今后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坚守这一品质。
第二,通过良好策略的展现,可以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整体的课堂教学与生活知识可以进一步的结合,也可以更加深入的把握学生具体的学习状态,第三,重点优化德育生活化教学,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各项问题,并从本质的角度出发,改善自身的不足。可以说,其应用价值是极为巨大的。
二、目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了解当前小学德育升华教学的重要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调整教学策略,具体内容主要如下。
2.1基于德育教育内容重视程度较低的问题分析
在对小学教育生活化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等相关社会主体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甚至很多家长以及教师都认为现有的学习阶段应该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而没有巧妙的关注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长期以往,就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2.2基于德育内容与形式过于僵化的问题分析
在对小学德育知识进行把握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合理的选择地选择德育教育内容,整体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过于简化,很多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更没有通过独立的思考,对其各项知识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在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案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项知识内容进行创新。总体来看,德育知识与生活化的内容衔接程度还比较低。
2.3基于家庭教育结合程度较低的问题分析
最后,在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进程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在对各项作业活动进行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的与家庭教育进行结合也是目前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对各项德育内容进行渗透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较少,也没有根据家长的具体反馈,及时调整德育知识的渗透方向。比如,很多家长反映在班级里学生都抢着扫地搞卫生,但是到了家里通常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这时教师也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时的调整教育内容,也就很难发挥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优势。
三、提升小学德育中文化教学水平的策略
在小学这一关键时期,教师重点把握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向,并及时的对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之下了解现代化的德育内容。一般来讲,在对策略部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其内容阐述如下。
3.1转变德育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更加坚定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魅力进行展,在具体对其德育内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反馈,转变德育教育理念,在课堂之中作为指引者而存在,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支配学生,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德育知识与生活案例进行结合,并创新教育模式。比如,可以利用榜样力量,每周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学生代表让他们学习。比如,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热爱帮助学生就可以以此为榜样,让学生学习他们。这样既可以通过表扬激励,使学生上树立自信心,也可以重点把握榜样的力量。
3.2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比如,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撒谎,要诚信待人,不可以践踏草坪,要保护环境,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与此同时,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比如可以在走廊或者是花坛外部开设德育之窗的栏目,对一些好人好事或者是小英雄事迹进行宣扬,这样可以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之下,使学生感受到德育知识的重要魅力。
3.3注重德育活动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最后一个层面的内容,我们主要从家庭教育结合的角度入手,对小学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进行把握,在对具体的德育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的了解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并通过信息反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延展到家庭之中。比如,今天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回家之后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小家务,并写成日记,这样可以在逐渐探索中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在小学阶段,教师注重德育生活化教育内涵的丰富与展现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教学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把握学生具体的学习状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调整,巧妙的将德育知识渗透与生活教学进行结合,以此在丰富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薛陈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0(23):105+107.
[2]贾守恒.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2019(07):288-289.
[3]邱伊娜.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