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彭国兴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之下,德育不仅成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彭国兴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第一初级中学,5116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之下,德育不仅成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更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较好的灵魂,更能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要将德育工作作为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与重点,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心灵灌输与培养。在很多农村地区,由于信息落后等各方面不良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恰巧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要合理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德育教育深入人心。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需要培养一种类型的人才,那就是只要会读书就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们对人才的标准,一定要使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的学生。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在,德育教育不仅影响到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更是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很多农村初中学校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将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学校内外真正树立起来,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中更好的成长。虽然我们说一定要推进农村地区的德育建设和德育教学质量,但是很多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还是会稍微糟糕一些。以下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当今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一、新时期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家长自身的不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时候,都是要求学生按照原本的模式进行按部就班,这样不仅抑制住了学生的天性,与此同时,还让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很少会允许学生学习与语文数学英语不相关的内容,更不要说什么德育建设了。尤其是很多家长知道学校开展了一些德育课程之后,甚至会气急败坏的认为学校在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这种奇怪和传统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农村地区很难纠正回来,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农村地区在德育教学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2、周边环境的影响
        虽然说一些农村地区在建设过程中比较落后,但是一些娱乐场所和城里相比是丝毫不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一些K歌中心或者是网吧,这些场所不仅会给青少年带来一定的伤害,与此同时,更影响着农村教育教学的建设。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娱乐中心是不允许建设在学校周边的,但是农村地区的管制没有城里那么严格,因此很多黑心的商家为了挣钱会故意的将这些场所开在学校周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受到这些娱乐场所的影响,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更别说什么德育建设了。


二、新时期加强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
1、加强农村社会环境的治理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主要是因为环境在影响人的过程中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学生在被影响的时候,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影响到了。很多娱乐场所会专门对学生开放,这样不仅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会让他们过多的接触不该接触的网络信息。因此,农村地区政府应该要加强对农村社会环境的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可以联合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
        比如说不允许学生进入网吧等娱乐场所,一旦被发现就需要接受一定的处罚。并且也要与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老板进行沟通,让他们更改自己娱乐场所的地址,避免为青少年输入错误的三观,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不利于自己自身发展的内容。
        只有加强对环境的治理,才能从根源上防止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被周边的环境影响到,很多青少年在初中时期都是非常叛逆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因此,学校、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避免他们在这个阶段误入歧途。
2、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根本上对德育教育很不重视。其实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更会限制和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一个合格的教师是需要学会反思的,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是一味的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接触了如何,那么这个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非常失败的。因此,学校一定要定期的对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让老师在传统的应试教学过程中真正的转变过来,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让学生的未来得到更多可发展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转变,那么他们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将这种德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自己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易于被学生接受,这也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
3、与家长达成一致的观点
        家长的支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由于不太了解外界教育教学的情况,会认为只需要自己的孩子死读书就可以,对于什么德育教学或者是体育教学毫不关心,其实这种思想从根源上就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因此,学校可以在家长会等一些可以与家长进行合理沟通的环境之下,对家长的思想观念进行合理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快乐的学习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当家长对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学生才能在学校和家里都是一个样,为德育教育在农村初中学校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和可靠的前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一个合格的学校,最主要的并不是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和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说,在新时代发展的前提之下,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开展的重点和中心,对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个性化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经验,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之下,迎合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条件,同时也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个性化和全面化,让教育真正的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N].江苏教育报,2017一12-06.
[2] 郭树胜.农村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甘肃教育,2016(11)
[3] 蒋小强,吴丹佳.农村初中德育学分制评价模式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