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黄勇强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黄勇强
        龙川县田心中学51736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校要在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思想精神。班主任在给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德育工作方针和政策,对学生在思想道德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本文将结合教学工作者对实际德育工作的研究,从转变班主任的德育观念、扩展德育教学的内容、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应的策略,为初中班主任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德育教学课堂做出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德育工作;初中课堂;实效性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力求培养知识渊博、高素质的四有新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共同努力来保证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升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班级的班主任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方面可以推波助澜。
        一、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实状态进行概述
        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式与内容还没有成熟,不具有灵活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好处于逆反心理旺盛的阶段,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死搬教条。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少班主任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一般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将人性化的教育施加在学生身上,教育的方式比较死板,这就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学习生成抵触心理,不利于将素质教育深入推行到中学校园之中。初中的班主任应该仔细分析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特质进行因材施教,最终改变学生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死板、教条的认知。
        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还没有深入实施。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学生的德育水平比较低,这和我国近些年来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在教学中一般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的问题,对德育没有深入教学。虽然有的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但是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与此同时,有的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不是很高,并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节,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就需要班主任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理论基础知识,为自己的学生做好榜样。班主任在提高自身德育理论知识时,还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动态。从学生现阶段的现实状况入手进行学习和研究,深入探究现阶段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解决方法,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并提高自身对于德育的深入探究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转变班主任的德育观念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自身的德育观念会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因此,在给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前,初中班主任首先要转变自身的德育观念,避免出现重智轻德的思想,忽略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在给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授课的基础上,班主任要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德育指导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和其家庭情况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出发,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想法,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解决问题,提高初中生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心理方面的游戏。比如真心话大冒险,班主任可以以抽签的方式让学生选择真心话还是大冒险,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了解学生的想法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的方案制定进行调整和改善,制定合适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三、扩展德育教学的内容
        班主任在给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是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得到提高和保障的基础。班主任在制定德育教学方案前,要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内心的想法和处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公民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方面上。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学内容要与我国时代发展的精神相符合,不约束初中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班主任也可以以宣传公民意识、公民道德、文明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来扩展学生对德育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也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避免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惑要及时帮助学生通过心理医生进行疏通。班主任必须给学生进行充分的法律意识的补充,避免学生因为犯罪而失去了最美好的青春和年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独立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与学生进行德育情感交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联系纽带。仅凭班主任单方面地观察可能以为学生某些方面的行为和想法会出现问题,因此,与学生沟通是最稳妥和最有效的方式。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促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需要的是更多情感方面的关怀,如果学生能获得班主任的信任和帮助,那么班主任在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也会更顺利。
        结束语
        学生的初中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对某些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德育教育和引导,完善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判断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因此,让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是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学校以德树人的价值和学生的自我发展价值,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梅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1),25-25.
[2]董丽丽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之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54-154.
[3]陈亚洲.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探究.教育学,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