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飞雪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517500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人们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判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而道德品质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班主任作为高中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之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理应肩负起促进高中生德行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同时有一定的经验,有着较强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扮演好课堂组织监督者与成长解惑者的角色。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障碍,更应该坚持德育教育理念,向学生传递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其全面成长。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丰富高中德育教育途径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为德育教育规划出充足的时间,高中阶段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张,学生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在社会文明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通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来进行德育教育,丰富高中德育教育的途径,增加德育教育的时间。
(二)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处于15岁至19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主见,不喜欢受到约束,所以班主任管理企业存在一定的难度。将德育教育融入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念,主动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这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有利于传统美德的传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有许多优良美德的大国,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在高中学习期间,学生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高中班主任对其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在这个时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品德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让流传于我们血液中的传统美德一直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当前高中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进行德育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渴望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想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比较容易冲动,不喜欢父母或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主动拉近自己与高中生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他们。班主任要掌握与高中生顺利沟通的技巧,学会耐心倾听并尊重高中生的意见,发现其观点不正确时,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是要与高中生一起就此进行分析,一步步地帮助其认识到错误,这样高中生才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此外,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高中生,并且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这样能够增强高中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待和赏识是学生部分行为发生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其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要让高中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和期待的。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让高中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期待,诸如一个微笑、点头等,这些都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利器。
(二)班主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班主任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高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坚持用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的德育养成。学生与班主任在班级朝夕相处,在教授学业的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免不了会有长期的互动,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又对外界因素极其敏感,因此班主任要及时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育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行为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影响。
例如,班主任可以从多个方面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的思想言行。首先,班主任要在班级中注意自己要表达的行为,面对班级中捣乱犯错误的学生,要采取冷静处理的态度,及时的找这些同学进行思想沟通并以理服人,切勿在学生面前大声呵斥,更切勿言语粗鲁,保证自身良好的情绪和谈吐,给学生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其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将班级作为自己的“校园家庭”,通过日常的小事表达自己对班级的热爱,在讲台上遇到纸屑时顺手捡起,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对班级甚至校园的垃圾都会做到随手捡起。在班级内开辟一个植物种植角落,引导学生的产生付出和收获的意识。对于班级内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一视同仁,秉承公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集体成员。在班级内通过这些细节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班里良好的德育气息,通过一点一滴的事情为学生们树立一个三观正确、品行兼优的榜样形象。
(三)家校勤于沟通,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孩子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的正确教育与引导,更重要的还需要家长的正确诱导与培养。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就要求教师以及家长要做到勤于沟通,对学生实施共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人们常常会说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通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有无法监督的盲点。许多孩子的行为是基于父母行为而养成的,因此父母需要注意他们在家庭中的言行,为孩子树社会交往技能、社会就业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开设了解社会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与外界的联系,使其感受到寄宿制学校生活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以学校为本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表现,互动参与情况等,在校园交友平台进行公布,让学生在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由学校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在倾听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连线家长、社会组织机构等开展多元化的内容和活动,在共同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促使寄宿制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教育的工作,对学生正确地进行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等教育原则,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高中班主任也要意识到德育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地坚持,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青.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J].高考,2020(24):106.
[2]董世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7-218.
[3]齐斯日古楞.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科普童话,2019(23):164.
[4]杜春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8(57):180.
[5]肖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考试周刊,2018(4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