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 250400
摘要:在高中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生硬、死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学生学习的状态比较被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政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开展互动教学,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思维和其他人分享,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价值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高中生的学科素养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基础。传统教育意义上的课程教学过于单一化,认为学科教育是相互独立的,每一模块的教育也没有过多联系,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系统相对分散和松散, 这样的知识体系是不稳固的。而有文化教育加持的政治教学就不同,能使学生同时掌握两个领域的知识,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深化,这是文化教育融合政治教学的优势之一。
二、对教材分析讲解, 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道具, 其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方向上的指导, 教材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推动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对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铺垫。教材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理论性概念的初步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分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促进未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 2019 部编版高中政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文化教育落实到位。在第一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中,重点在于培养同学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科学精神,即要坚定四大自信——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在授课中,我又将文化自信作为教学重点,文化是时代命题、历史命题,具有重要地位和作业, 彰显了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实力与地位,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必须坚持和捍卫的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就是在这一优秀文化的孕育中诞生的,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都是极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课堂上,我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学习, 要求他们结合教材内容,探寻政治中的文化,并将其与国外其他文化作出对比,合理分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并形成汇报。最后,以课后作业作为教学收尾,要求大家在课后去搜集有关文化自信和文化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并与所学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相联系,切身体验政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三、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信息,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使学生构建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其学习能力的增强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其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且系统化,为了帮助学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掌握,方便其运用,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梳理与串联,引导学生形成更加系统的政治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 2019 部编版高中政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第二课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教学引导中,我就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引导同学们深入感知政治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中国梦是本课时的学习主题,在教学开始后,我先以一个案例和问题提出进行新课导入,案例是关于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造成的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并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梦? 大家的梦想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大家从案例中可以获得怎样的感悟?随后,播放一段现场救援的视频,让大家进一步感受灾难面前平凡人的壮举。进而延伸出爱国情、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系列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优越品质。通过情境的构建和问题的思考让同学们了解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借此更加深入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增进交流构建和谐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更加紧密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有利于教学措施的调整与改进,也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相较于初中政治,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难度有所提升,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
例如:在 2019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法治中国建设》的教学中,我一改往常的常规教学方式,不再透过政治课程的相关教学引出传统文化教育,而是以文化教育为引导,相继引出政治教学内容。像在传统文化教育之道德法治观念的教育中,我先以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是透过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引发大家对道德与法治思考。进而延伸到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这些生活实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深化文化素养,从一些小事中获得启发,像明辨是非,对社会中一些真假、善恶、美丑进行合乎情理的辨别,以此培养学生的处世观和道德素养,做好这一方面也就意味着进一步落实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思想意识的升华与沉淀。由此反映到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即要注重道德法治观念的构建,往深度教育可以延伸到政治中的法制中国建设。透过对法制中国建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切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其认同法治的价值观。此外,也能让同学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由此可见,通过文化教育反向联系政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文化教育和政治观念培养, 使其在政治文化统一的课堂中切实深化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
结束语
综上述,在教学当中,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本知识和现在一些比较新式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政治知识,将课文当中的知识和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经历相互结合,从而更好地对政治进行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在情景表演当中,将课文的知识点更好地罗列出来,打造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浅谈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丁四祥.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
[2]浅谈时政新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王健.高考.2020(08)
[3]巧用网络资源优化高中政治教学[J].毕思敬.天津教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