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张露
[导读] 小学音乐是引领青少年接触音乐知识的起步阶段,且亦是开发其音乐思维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时期

        张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第一学校,新疆  哈密839129
        摘要:小学音乐是引领青少年接触音乐知识的起步阶段,且亦是开发其音乐思维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时期。为此,在该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路作用,积极培育学生的欣赏能力,进而提升审美水平,竭力促进其全方位的发展。本文基于音乐教学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育,展开了教学措施的探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以下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欣赏能力;培养
         引言
        音乐教学是引领学生产生音乐兴趣的重要课程,而开展培养其欣赏能力的教授内容,不仅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拓展其知识面,进而实现其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小学课堂上,老师要结合他们的兴趣点,致力挖掘促进其鉴赏能力的授课内容,积极围绕听、唱、画……等方面来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以及欣赏能力的提高,使其参与音乐实践过程当中来,继而促进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在“听”中畅想音乐
        小学生正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且是其各项素养及能力培育的关键时期,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抓他们的学习特点,充分锻炼他们的音乐思维,提升鉴赏能力。基于小学生耐力及注意力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在开展教学中,教师首当其冲便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才能更好地教授于知识,从而帮助其树立下良好的鉴赏意识。因此,在该教学中,老师应深入授课内容,积极挖掘有效的教授手段,引领学生们徜徉在音乐学习之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需求来制定适宜的授课方式,以此进一步推动其音乐学习能力。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富有欢乐且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科,对此教师应当紧抓该特性,积极强调对他们想象力的开发,引导其审美的心态来欣赏音乐,从而强化他们的艺术素养。
        例如,在欣赏《野蜂飞舞》时,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该音乐的背景故事及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向其展示该音乐的相关视频或图片,以此加深他们的感官体验,深化对其表现内容的理解。随之,再让学生通过对该音乐的欣赏进行讨论,使其交流相互间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引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其场景展开想象:“在一片黄灿灿的油菜地里,一群蜜蜂在欢乐的飞舞着,它们有的在互相嬉戏打闹,有的在忙着采蜜……”通过场景的引导,触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使其在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但能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还能更好地享受于音乐之中,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有助于促进其音乐素养的养成。


         二、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
        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应侧重于对学生特点及发展需求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其音乐审美意识的培育。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旨在于要带领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知识,体会到音乐背后的寓意,这就需要在授课中加强对其音乐旋律的把握,以此强化他们对音乐的演唱和鉴赏。通过高效的授课手段,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致,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关键。然而,在当下的小学音乐课堂上,依然存在老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演唱,致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难真正提升他们的兴趣,而制约着整个教学的成效。因此,基于新课改之下的老师应当积极改善自身的授课方式,努力做出创新,探寻小学生喜欢的听课方式,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带动其参与的积极性,继而推动教学效率。
        例如,在欣赏《江雪》时,老师可以在学生欣赏之后,借助乐器来弹奏该曲目主题,以及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并且带领他们对该主题进行演唱,使其积极参与到对该音乐的理解和享受之中。通过在“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积极地参与其中,还能通过音乐的旋律,而感受到该音乐所抒发的情感,继而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鉴赏能力。利用乐器伴奏,进行演唱的方式,能够引领学生进入该曲目的欣赏中,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且也加剧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课堂效率。
         三、让学生在“画”中想象音乐
        基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的情况,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想象思维的授课方式,来加强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强化对音乐思维。为此,老师可以积极地将该学科与美术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具体想象,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继而促进其鉴赏能力的发展。而这就需要教师,要事先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接受能力,以此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授课方法,从而引领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音乐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路作用,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和尝试,进而促进其学习成效。
        例如,在开展《森林水车》教学时,老师引领学生欣赏该音乐之后,可以让其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加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森林的模样,并展现出水车在森林中的作用,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展开对该任务的完成。在此之下,不仅能够成功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绘画的辅助下,还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继而实现对其音乐素养的培育。
         总结
        总的来说,音乐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带领小学生进入享受音乐的环境中,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审美水平。可见,音乐教学都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促进作用,为此,在该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植入高效的教授方式,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做出优化与创新,开展更加贴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授课内容,从而强化他们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媛.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 小学生(下旬刊), 2020(12).
[2] 何腾蛟.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12):239.
[3] 张珊珊.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 艺术评鉴,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