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娟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桂岭学校 514100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是一种集体演唱方式。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合唱的过程中团结协作。但是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合唱的过程中,全体同学必须保持音色的统一,这样才能提高合唱的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唱歌技巧;训练
引言:合唱教学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难度系数更高,对学生的唱歌水平和唱歌技巧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学生接受的音乐知识较少,所以他们的合唱基础比较薄弱,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他们的性格特点,从基础内容开始,循序渐进,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音乐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合唱教学已经成为了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我们通过合唱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歌唱技巧,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在课堂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陶冶他们的情操,减少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利用音乐治愈他们的心灵。我们可以将合唱教学与身心教育结合在一起,积极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为班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1]。
二、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家将教育重心转移到了素质教学中。因此音乐、体育、美术这些学科被学校和教师重视起来。合唱教学也在音乐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拥有了显著的位置,但是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吸取教师传授的方式,而没有练习的机会,这样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音乐这门学科,一些家长认为学习音乐的歌唱技巧和演唱方式是在浪费学习的时间,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在在课堂中对合唱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不重视教师所教授的方法,对学习没有积极性。还有一些学校不具备合唱教学的条件,耽误了学生的学习,还有一些家长不配合学校购买乐器,所以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克服这些困难,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合唱教学培养他们的歌唱技巧,提高人们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三、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方法
(一)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
教师想要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首先应该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曲,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因为当教师完全主导这一环节时,就会在选取的过程中强加自己的喜好和认知,导致同学对选择的曲目不感兴趣或者难度较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应该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符合他们音乐水平,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其他问题,比如歌曲的节奏,歌词的内容等等。例如,教师在教授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童谣新唱》这一课时,教师可挑选合适的歌曲编创成简单的二声部,给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除了简单编创书本上的音乐外,还应该为学生选择其他的课外合唱音乐,让他们接受更多的合唱音乐知识,学会更多的音乐歌曲。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和年龄选择一些简单的二声部曲目,比如《小星星》、《摇篮曲》等等,从简单的曲目训练开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合唱的兴趣,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2]。
(二)重视合唱的气息练习
小学生年龄尚小,身体机能等也较弱,普遍存在气息较浅、声音稚嫩等问题。在合唱练习中学生很难把握关于气息的运用。课堂合唱中教师要求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在开展合唱教学前增加他们的气息练习,如:“闻花香”的呼气练习、均匀地吹纸片呼气练习、还有均匀快速的狗喘气练习等等。学会正确的运用和控制气息。让学生学会在情感转化的过程中气息随之变动,在歌唱的过程中,达到节奏正确、音调准确的艺术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花城版一年级下册《小小的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正常的呼吸,用“呜”哼唱旋律,第一遍两小节换一次气,第二遍四小节换一次气,要求学生要保持歌曲的连贯性。之后找出他们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让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并改正,通过实践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记忆深刻,而且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合唱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3]。
(三)重视合唱的声音练习
当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后需要进行有关声音的练习,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对音乐有着极大的热爱,但是他们喜欢唱歌用嗓门喊叫,这就要求学生歌唱时要运用科学的发声获取圆润的声音。我们应该去掉每个人的个性,取共性的部分开展合唱教学。在课堂中强调集体发声的重要性,和谐性。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己声音,而且要听从伙伴的声音,这样才能让合唱变得更加动听、美妙。学生只有掌握集体演唱的规则才能将自己的声音融入在合唱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声音和音色,不脱离整体的节奏,这样演绎出优秀的合唱作品,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整体节奏感[4]。
(四)重视合唱的声部均衡
教师应该重视合唱中声部均衡的问题,在合唱中主要包括高音部和低音部,一些同学会唱高音因而不会唱低音,还有一些同学不会唱高音而会唱低音。无论任何问题都会导致合唱的整体不协调,影响合唱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在合唱教学中重视声部均衡的问题,在适合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节奏,例如我们在唱主旋律时应该更加激烈,而其他部分则要相对弱一些,这样才能有鲜明的和声色彩,均衡声部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教授花城版一年级下册《落水天》这一课时,在学生听过歌曲后,我们可以让每名同学进行练习并演唱,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发音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歌唱过程中获得成功,建立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这对学生学习音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重视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的意义,也应该找到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重视他们的气息练习、声音练习,还有合唱时的声部均衡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歌唱技巧。
参考文献
[1]陆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及技巧分析[J].新智慧,2020(31):71-72.
[2]余旭珊.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方法[J].考试周刊,2020(76):161-162.
[3]高亚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J].黄河之声,2020(13):90.
[4]程珊琦.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J].才智,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