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郭竹郧
[导读] 美术在本质上是一门视觉艺术,由色彩、形状、线条、图案等基本要素构成,
        郭竹郧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新区中心小学 442500
        摘要:美术在本质上是一门视觉艺术,由色彩、形状、线条、图案等基本要素构成,可以用于有效表达绘画的主题及其内在思想。其中,色彩是构成美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传达创作艺术精神和审美情绪的重要载体,其不同于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基本色彩元素,可以在造型、构图等方面发挥作用。色彩教学对小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色彩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色彩;教学实践
        
        1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价值
        美术中的色彩与人的视觉存在直接反应的关系,人获取的外部信息,有超过80%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要掌握的色彩众多,但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红色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较强的动感,能够表现热情、活力。在美术作品中应用红色,能够使作品形成一种激发人奋进的力量。从色彩学的角度看,红色的纯度较高,如果提升其明度,那么就会变为粉红色。黄色是较为典型的暖色系色调,能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黄色通常给人一种亲近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的注意力。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能够让人从中获得生命力。蓝色与红色相对,带给人一种透明感。它属于冷色调,给人舒适、清新和安静的感觉。紫色由红色与蓝色叠加而成,是高贵的象征,也是冷色与暖色的结合体,偏冷色调象征沉稳高雅,偏暖色调则象征华贵艳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小学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色彩,可以更好地开展色彩教学。
        2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策略
        2.1 巧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考虑到小学生对游戏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欲望,在开展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创新应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活动和色彩教学有机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相关色彩知识的兴趣,使其在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接受色彩知识教学,提高色彩教学的效果。在开展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目标与要求,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色彩教学的氛围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游戏活动,保证学生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高效学习美术知识。如,在教授《冷色与暖色》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开展“帮颜色找朋友”活动。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种类与颜色的瓜果蔬菜,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组织他们为黄色柠檬“找朋友”,为绿色西瓜“找朋友”,借助这一游戏活动向学生传授色彩冷暖方面的知识。二是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款充满趣味的色彩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油画棒中分别找出暖色和冷色的油画棒,并比一比谁找得又准又快。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效地识别油画棒中的暖色和冷色。借助对比分析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暖色和冷色的色彩感受。这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强,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色彩教学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2.2 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思考
        如果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能够启发其思维、引发其情感共鸣的教学氛围,则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思考,使其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对色彩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有利于提升小学美术色彩知识教学的效果。如,在教授《三原色三间色》一课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三原色和三间色中部分较为抽象的色彩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采取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色彩知识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先提前在课下利用水彩颜料调配蓝色、黄色和红色三种原色的彩水,分别将其盛装在玻璃试管中,之后分别拿三支试管放置在课堂讲台上的试管架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照这些试管原料引导学生思考,以此使学生了解三原色与三间色。在利用空试管将两种原色的水混合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原色混合形成的色彩,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引入直观的实验操作,可以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积极思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三原色、三间色中部分抽象的色彩知识。
        2.3 开展户外写生,强化学生自身色彩体验
        教师可以利用写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自然中的色彩变化,让他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开展自主创作,力求可以运用掌握的色彩知识描绘美丽的自然,有效促进他们良好美术情感的形成。如,在开展美术色彩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色彩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深入挖掘并运用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会、感受并运用色彩,以此创作出贴近真实自然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美术创作情感,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色彩观察能力与审美鉴赏力,最终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色彩素养和审美素养。如,教师在开展色彩知识教学期间,要尽可能地克服小学美术教学场地的限制,让学生前往户外开展色彩写生教学,将自然中的色彩资源和素材融入色彩教学。如,教师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参与1~3次户外写生实践活动,指导他们灵活应用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创作,感受不同色彩的冷暖特性。让学生到户外开展写生实践,可以使其在观察自然界色彩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认知。如:在树林中,阳光会在白色衣服上呈现出阴影;绿色的草丛中散布着零星的多色小花,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环境氛围;等等。在学生开展户外写生实践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户外写生创作的心得与体会,保证使其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握色彩知识,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力和创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从作品创作到完成的整个阶段都需要色彩的辅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色彩教学,成分利用课堂内外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色彩的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色彩,还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色彩资源,全面提升学生色彩的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实践与体会[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1):239.
        [2]葛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76-177.
        [3]陈秀环.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