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封永红
[导读] 小学美木教育意在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简单的美术练习,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封永红
        重庆市合川区龙市小学
        摘要:小学美木教育意在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简单的美术练习,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传统美术教育偏向于学生的模仿与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本末倒置地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直观感受、创新意识的渗透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直观感受
        
        在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就处于一种想象力丰富、对世界充满奇心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重要时期,这需要老师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重视在美本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针对小学美术创新思能力的培养做探究,希望能为今后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
        一、创新意识体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
    要想在小学美本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创新应当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在小学美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第一堂课与同学谈话、聊天,谈谈这学期我们的主要任务,说说你还希望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大致了解并规划我们课前该从哪些方面做观察、准备;另外老师每堂课要不断实现教学的创新,使美术教学过程有情趣性、表现活动自由性、评价标准多样性,提供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使课堂常讲常新,经常能够给学生带来“惊喜”。例如:在学习《下雨啦》的时候,同学们在课前做好观察任务,让大家在雨天去感受这个世界,也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划分任务,哪组去观察花草,哪组去观察房屋。哪组去观察行人车辆等。有了这些准备,在课堂上以文字、声音、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模拟下雨时的情境,增强美术教学的生动性,学生分别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世界,看到学生的兴奋反应,这就真正地实现了课堂的意义:用色彩描绘世界,也用心去感知世果,画出有自我特色的画面。让学生在快乐的美术学习中获得思维能力提升。创新就在于对课堂的点滴突破。
    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内化与发展的过程,有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需要老师从兴趣入手,从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入门,逐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调动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好感”。例如:在讲授《大眼睛》这一课的时,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动脑筋思考,我以尽可能优美的语言为学生创造出这样的意境,在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时,我把课前预习时学生拍好的美景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并注明是谁拍的照片,同学们见了都兴奋不已,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想法被老师认可,学生的情绪被激发,课堂上也努力描绘自己独特有个性的美景,展示作品时各具特色。在讲解《有趣的半圆形》时,我为学生设计一场“画半圆”比赛,看哪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随手画的半圆多且美观,然后再引导学生看自己画的半圆像什么,发挥大家的想家力。最终我还引入《达奇画蛋》的故事,为大家讲解不要怕重复,只有这样才能够锻炼自己的美术功底,同时也发现原来一个简单的图形,也能画出丰富的图案,进而引导学生去观生活中的简单图形等。这些方式的运用,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处着手、细节着手,进而引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关注。

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应给予适当表场与鼓励,这样可明显增强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培养兴趣。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想要吸引学生的关注,仍然要从视觉效果上入手,展现美术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可能以直观的视觉冲击来吸引学生的关主,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数学中的广泛运用,我们在课空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例如,在讲授《时间告诉我》-课时,我创设情境,运用视频播放人们在同一时间不同岗位忙碌着,又运用道具让学生化装体验各行各业的人们带上特有的用具表演:在同一时间在不同岗位,穿上不同的服装做不同的工作,使学生真正体会想象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绘画表现时就变得丰富、有自我个性了,从而也深刻领悟到时间是如此的珍贵,值得珍惜。当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将自己随手抓拍的生活美好、最真实的美好场景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视觉的神击与震撼。潜移默化中让他们也做生活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小学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主要停留在直观感受中,因比视觉冲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勇敢地打破条框,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与机会。美术教学本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合的学科,创新思维也不是靠说教建立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美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老师要鼓励学生去创造,布置的作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在学习《陶泥的世界》时,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我通过带着学生欣赏一些陶泥作品,甚至自己简单的塑造一两件陶泥作品。这样不仅易点燃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而且也能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尝试,捏出想要的图案等。在学生的作品出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捏的是什么,了解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考与创新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观念、引导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创造思维的火花越多就会激发学生更激烈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美术学科美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想在美术教学课空中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重视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在平时工作中做好积累,不断地提升自我,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多的引导,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辜敏、杨春生主编《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2003
【2】范欣 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学习2013
【3】孙芳,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众文艺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