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莉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摘要:英语阅读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阅读能为学生打开不同文化的窗口,有利于学生与具有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人群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另一方面,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 拓展课外资源
现代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黄远振(2017:2)教授认为,英语阅读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阅读能为学生打开不同文化的窗口,有利于学生与具有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人群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另一方面,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就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read, 并在阅读中reading to learn.,就是读者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解读文本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言水平的素养,涉及内容、思维、语言和策略四个方面(葛炳芳,2000:26)。
那么,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呢?
一、拓展课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其发展性,体裁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注意材料的内容,把握语言难度。那么阅读英语材料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一个是材料的难度,要做到生词不应该超过5%,篇幅不宜过长,理解难度应当与学生英语水平相当,过浅或者过难都会影响阅读质量,二是阅读的题材要广泛,随着英语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选语篇语言表达要地道和规范,培养语感。如七年级以小故事和简短诗歌为主,八年级以长篇短文或是简短整本书为主,如《21世纪报》、《英语周报》、等报刊杂志,而九年级可以加入一些时事文章、书虫故事等,并进行分享等。各阶段随着学生的发展各有侧重。
在七年级入门阶段,可以推荐学生们阅读书虫Mulan美绘本,内容相对简单,与初中所学的词汇内容联系较多,而且在故事中学习,学生们更能充满兴趣。在阅读之后开展读书小问答:如I am my father’s child, I am my mother’s child. But I am not their son. Who am I? I am their daughter.这本小书中呈现了大量的形容词,如beautiful, brave, cold, dangerous, excited, hard, happy, loud, sad, safe,都是基础词汇,与我们平时所学联系很紧密。同时故事性文章也是学习过去式最佳选择,引导学生观察,学会运用。
精选新闻中的时事英语,图配文,提高的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垃圾分类的小短句,Even garbage cans here are smart. The garbage can opens by itself when it senses something approaching. It then automatically sorts the garbage and tells you which category it falls in. 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猜sense, approach, automatically, category的意思。
在学习科技单元时,我加入了嫦娥五号新闻,China's Chang'e-5 probe decelerated and entered the lunar orbit on Saturday, completing a vital step on its way to collect and return moon samples,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CNSA) announced.虽然有些生词影响到了理解,但是换一种方式让学生阅读,图配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很好。
二、提供丰富、有趣与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相关的多模态文本资源。
教材是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在聚焦教材主题语境的多模态语篇中学习,在活动中丰富学习体验,提升阅读动机和阅读投入(Walsh, 2010)。教师要尽可能针对同一主题,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文体语篇进行阅读,为学生补充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增加阅读量,扩大词汇量。
学习仁爱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Amazing Science这个单元中,我对所学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精选了“火星探测、5G+AI park、Robot chef等相关时事新闻让学生阅读,在必要时对一些生词进行了替换和解释,让学生体验除了教材之外的内容,感受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学生们的文化意识。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已学习了有关疾病及提建议的句型,提出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away from COVID-19? 拓展出除课本之外更多的语言表达,如wear a mask, wash hands with flowing water, keep a good state of mind, try not to go out等。随后给学生有关新冠的相关文章,在不同的文本中学习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身边的这场特殊战疫中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也提高英语能力。
学生在以话题为语境的学习下,能对同类词汇、句子表达有更全面了解,在经过老师深入分析之后,掌握更加得心应手。
三、明确阅读任务,重视育人价值
阅读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必须明确,要设计恰当的阅读任务,可以帮助学习者集中精力,学会针对性的处理信息,根据材料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感悟阅读技巧。主要途径有掌握主旨大意,理解材料中具体或抽象的概念,理解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与作者的态度、意图,进行合理的判断。教师不仅要关注阅读文本中的结构要符合认知过程,更需要引导学生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逐层深入,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人总目标(梅德明、王蔷,2018:36)。教师要重视阅读材料的情感价值观传播、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指引、育人资源的拓展,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提升。The ugly duckling是很好的课外阅读资料,拿出几段与学生们感受小鸭子的情绪,品味语言的精妙,同时通过读书分享活动,深化了学生们对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让学生体验英语的美。
四、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者要带着信心、好奇心来进行阅读,将掌握文章大意,完成学习任务。作为阅读目标而不必太拘泥于细节,例如在遭遇生词时,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停下来查词典,因为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的兴趣。我们要培养学生以下的良好习惯。
1.有意识地注意文章首尾句以及每个段落的首尾句,这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内容。
2.对于较难的文章,可以粗略地看一下,便去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遇到图表类的材料可以先了解阅读任务,再寻找阅读信息。
3.不能生搬硬套,要创造性地领悟单词,理解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4.要指导学生“整体阅读”,不能局限在某个词或某个句子,要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分析。对于长难句,要学会划分句子结构,对不影响文章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过。
5.适当使用辅助工具。
6.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生词、俚语、难句是很正常的。那么我们要学会适当使用英文字典、手机、电脑查找这些词。在查找、对比、思考、明确等活动也促进了学习者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学习更高意义的境界。
地道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课外阅读不仅是加深对课堂知识理解的最好的途径,而且还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补充和延伸,对课内阅读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积极而正确的课外阅读更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影视和广播,为学生挑选补充材料,成为优秀的课程资源组织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第8.9期
3.《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阅读素养与综合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