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李元元
[导读]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实施正如火如荼,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李元元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第四小学 562100
        摘要: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实施正如火如荼,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亟需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型、创新和升级。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进行直观演示教学,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正文: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要求全面发展型的信息技术人才,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基本阵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实现观念、内容、方法、模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以提升教学的实效,适应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探索并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通常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物质、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和谐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由此可见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从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出发,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坚持并落实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实现从“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的有效转变,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去。
        例如,在教书《网上学成语》时,传统的课堂模式比较枯燥,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学生在台下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进而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对此,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首先,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自由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在这段时间里,笔者会让学生多提问题,体会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对话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与学生们对话的过程中,笔者会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们交流,逐渐消除学生们内心的抵触情绪。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消除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组织小组讨论活动
        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封闭状态,不断活跃教学的氛围,并直接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引领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再以大额班级授课为主,而是主动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并依据科学的标准,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而合作的机会;其次,教师则需要以任务为驱动,直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互动、讨论、交流和学习,实现对知识和任务的深层次探究,从而取得理想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信息搜索》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搜索引擎,并学会利用搜索引擎来查找网页、音乐,但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考虑到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笔者决定革新课堂教学方法。首先,笔者利用课前准备时间,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分配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各小组立即展开讨论,最终,各小组最终得出结论,这时,笔者再让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结论,笔者再做最后的总结。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设置课堂评价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运用科学、公正、多元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树立起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强大自信,更具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也会让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提升。
        例如,在教授《软件下载》时,传统的课堂模式,大多数教师都会忽视课堂评价,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自信心有着很大的帮助。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环节。如,笔者会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根据学生们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们感受到被表扬的喜悦,这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再如,笔者会根据学生,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个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以便更好的进行改善。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应当展开适应性地转变与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继续展现出学科的育人魅力。所以,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都必须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高水平的教育素养,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思想和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进行直观演示教学等策略的实施和运用,从而建构科学稳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生生间的良性沟通,让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孙云林.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7(12):154.
        [2]刘红珍.完善任务设计,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12):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