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抓住作文创作中的独特想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何华利
[导读] 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何华利
        广东省德庆县莫村中学 广东 德庆526633
        摘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现代中学生在作文创作中大多千篇一律夸夸其谈,缺少了文章应有的鲜活打动人。初中学生正处在强调自我又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为此,提出了要帮助学生抓住作文创作中的独特想法,培养勤思爱问的好习惯,学会延伸扩展问题的触角,不断丰富和巩固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作文创作;独特想法;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目标中有一条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当代中学生玩乐得太多,思考得太少。在作文创作中经常出现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或是冠冕堂皇夸夸其谈,或是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缺少了文章应有的鲜活生动能打动人。
这些鲜活生动来自于我们作文创作中的奇思妙想,而这些奇思妙想往往产生于脑袋的灵光一闪。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正值14—15岁的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这个时期的孩子十分有主见,而且常别于他人的想法。因此中学生在作文创作中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但能将这些奇思妙想写具体、写生动、写透彻就少之又少。
每一个独特的想法都是一朵美丽的花,我们不能过早采摘也不能错过花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应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急其所急,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善问为什么。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真实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受到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气氛。
1.创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
2.尊重学生的想法;
3.给予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和空间.
二、延伸问题的触角。很多学生学了七、八年的语文,却没有学会读书;学习了几百篇的文章,却缺少最起码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这些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呢?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我们的教师却仅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写作技巧,使阅读教学如水中浮萍,只飘荡在河水表面。学生心中充满疑问,却没有把它弄懂弄明白或者无法使自己的观点与之相结合,甚至产生新的观点。因此,仅仅提问题只是为写作素材开了个头,为了避免虎头蛇尾还应该把问题的角度学会延伸和扩展。
首先,从环境处延伸。《海燕》一课,全文大量的环境描写,通过对大海、狂风、雷电来烘托海燕的英勇乐观以及发出战斗的号召,豪迈、激昂、振奋人心。这时好奇的学生们总会冒出疑问:如果在风平浪静时、在和平年代,海燕会怎样呢?或是海鸥、海鸭、企鹅长期面对这样的环境它们进化了,超越了海燕成为了时代的勇士,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其次,可以从人物描写处延伸。朱自清《背影》一课中写到“走到那边月台,需穿过铁道,需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大量的肖像描写和行为描写烘托父亲爱子之情的深挚。我们可以提问:如果父亲突然转过身来,父子俩会有什么的反应呢?或是换一种父亲进行描写,写一个时髦的文质彬彬的父亲又是什么效果呢……
最后,还可以从观察的角度和个人兴趣点延伸。《马说》一文作者写“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揭露了封建派对人才的埋没与摧残,表示怀才不遇的愤恨。写作时有的学生会从伯乐的角度考虑:伯乐很多,千里马没有怎么办呢?或是从两方面出发:伯乐和千里马遇上的时间点不对怎么办?怎样才能快点遇到自己的伯乐……
三、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并用助证巩固自己的观点。?正确定位初中写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决定了写作的有序和有效,也决定了作文活动的发展力、生命力。在写作中,学生们会有很多自己的独特想法,这时应该找准自己要阐述和展开写作的点,并用事例和论据加以助证,让自己的观点变得丰满和有力。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1.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而忘却本有的真,要记得写作源于生活;
2.要体现真情实感,写作应从问题中引入自己实践或体验过的事情或心理感受;
3.加强阅读面,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写作源泉。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让自己的闪亮想法转瞬即逝,在写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使得星星之火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1]王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09):37.
[2]张红艳,杨静.让阅读在写作中延伸[J].中学语文,2008(30):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