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于德,以强大的专业素养做支撑》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李小曼
[导读] 发扬自身优点,克服自身不足,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李小曼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第十八小学 832000
        摘要:发扬自身优点,克服自身不足,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师德,素质教育,博彩众长,认真备课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努力奋斗好,今天我将对本学期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发展中,发扬自身优点,克服自身不足,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和,更上一层楼。                
        一、师德方面:本人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孩子,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良好的表率,同时也是陶冶自身的情操,加强本人修养[1]。课余时间,我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2]。从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3]。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在教学中,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在学习中,我认识到教育行业也是服务业,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各级各类学生。主要表现为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没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是不可能的。并且,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必须充满爱。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呼应,惟有以心换心,以心育心,知识、能力、品德才能在师生间实现主体转换,真正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四、关爱学生,诲人不倦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关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关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也就会尊重教师。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育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育活动,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一味指责至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笑着面对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训斥、向家长告状,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情绪。个别滥施惩罚的教师,有的教育观念陈旧,自认为“那是为了学生好”,是“爱学生”。他们没有认识到:“爱学生”不是老师居高临下对学生的一种“恩赐”,而是建立在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的“爱”。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后进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后进生是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要当好让人民满意的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还得有出色的教书育人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工作。社会发展很快,知识更新也快,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多,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与时俱进。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强弱决定我国科学、持续发展的水平。“少年创新则国创新”!试想,如果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呢?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为他们的发散思维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励孩子多角度思考。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教师们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上进,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教到老,学到老,一步一个脚印,把教育视为艺术,扎扎实实学习研究教育规律,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强化创造意识,在传授知识上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总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教师要认识到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必要性,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经常反思与总结。这样,我们这湾清泉才能常流常新,才能给每个孩子源源不断的新鲜水源!
        
参考文献:
【1】教育文摘p11-13
【2】教育半月谈p51-52
【3】教育文学p104-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