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冀珊
[导读]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面对问题学生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冀珊
        太原市鲁艺中学校    030008
        摘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面对问题学生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其纠正错误,发挥优势,促进其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其良好的学习成长观的形成。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观;重视纪律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掌握沟通技巧,耐心引导学生成长。为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用更多的耐心去陪伴其成长,用更专业的能力和策略去引导和规范其成长中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学习和思想上的进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更加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也使学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促进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处理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更加合理有效,既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效动力。本文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从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角度探索处理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养对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的作用
        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发展角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强调突出学 生的个人修养。根据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从班主任的 班级管理角度对问题学生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要以发 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重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培养,在教 育的过程中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 关键能力。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付出更多,耐心引 导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勇于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另外在传统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模式中,一些教师对于问题学生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学生不仅不能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核心素养有助于班主任的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使班主任在对问题学生的处理和引导的过程中更加尊重学生独立的个体,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策略去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 从而有效纠正错误,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处理问题学生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进步。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纪律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良好的班级纪律不仅能够恰到好处地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也要重视班级制度的制订,为学生划好“禁区”使学生既能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也能在约束的作用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比如,针对上课迟到、讲悄悄话、吃零食,在班级校园中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大小不等的违纪事件, 要根据学生的犯错误的严重程度和频繁程度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规范自己的行为。班主任要制订相应的班规,并且严格按照班规的内容和要求来执行,体现班级纪律的严谨、规范和公平的特点,使问题学生能够从心里感到敬畏,并且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侥幸心理的产生。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建立良好的威信,不能区别对待学生,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经常犯错就轻易放过他的 一次错误,也不能对那些经常犯错的学生揪住不放。要公平对 待每一名学生,严格执行班规的规定。

也使学生们之间相互监 督,重视纪律约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树立良好 的学习榜样,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和承 担后果的良好的品质素养。
(二)重视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观
        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对象,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难点。初中学生正处于步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教育的过程中更是一项较为艰难的挑战。大部分的班主任与其他的教师不同,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任课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与学生交流和接触最多的老师, 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引导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重视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如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问题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引导其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展活动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不同学科的喜好进行调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不同的学科的喜爱程度以及理由。根据学生的反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其克服困难,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的压力,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减少对不良嗜好和兴趣的关注,促进其思想和学习能力的进步。 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建立“兴趣角”,摆放学生喜欢的书籍和益智游戏的工具,如象棋、围棋、魔方等,在课余的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兴趣角”培养自己的兴趣,丰富课余时间,促进其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问题学生能够找到情绪的抒发出口,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三)掌握沟通技巧,耐心引导学生成长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沟通,不仅要与学生沟通,还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处理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时不要用偏激的语言刺激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有效的、恰当的沟通技巧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有一些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在平时的引导中要多多鼓励学生,使其逐渐获得自信,积极参与班级的活动,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对于一些生性活泼、调皮的学生要重视对其行为的引导,使其能够换位思考,在自己与其他学生开玩笑的时候要重视考虑他人的感受,使学生的心思更加细腻。除此之外在班级的班规制订的过程中也可以吸取学生的意见或者建议,使学生自己制订一些奖惩措施,并且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下实现共同进步。这也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除了与学生进行沟通之外,对于问题学生的成长也要重视与其家长之间的沟通,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家长的参与帮助下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比如,有的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就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与学生的家长沟通,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帮助问题学生克服困难,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
        结束语
        综上述,心素养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的最为重要的素养。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培养 学生和自身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应该包括从教师的角度培养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引导和约束学生 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重视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班 级制度的约束下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分析中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沟通策略[J]. 薛娟.??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20(10)
[2]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学生的有效策略探讨[J]. 潘文静.??试题与研究.?202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