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叶洪誌
[导读] 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叶洪誌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第一小学514445
        摘 要:儿童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沉淀与塑造。从教育实践规律来看,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成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不只是技术的传授者,还是精神的领路人。以新的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探索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校长;班级管理;沟通的艺术
        
        近几年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以沟通为主、显性标识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始受到推崇,它不仅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和谐成才的氛围。但也不能忽视的是,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沟通观念、沟通方法、沟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沟通运用的效果。对此进行探讨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1班主任沟通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宣传内容太过目标化。
        对学生而言,分数实际上并不代表一切。校长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看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否正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尽量让学生理解,同时传递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建立科学的三观,学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是最重要的。即使这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只要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也许只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给予肯定,详细的沟通,看原因,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学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当前有些班主任由于面对每一班成绩排名、升学率等这些方面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同时也是在交流过程中直接询问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而不去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以及是否还有其他情绪问题。交流仅仅是以成绩为中心,缺乏人情味,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只喜欢好学生的错觉。如此有针对性的交流内容,对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师生间的距离。
        1.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受小学生生理发展现状的限制,目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是一些成人式的说教,小学生仍然沉浸在对世界的好奇中,对于班主任所说的道理多是听不懂。她们多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亲身体验后才会有深刻的体会。而且有的班主任其实只是说了一堆大道理,没有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挖掘,见到自己与学生交流后,学生不听,采取放任的态度。一旦学生放学安全,平时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会有大的干扰,就不再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少了,自然无法了解小学生的真正需要,班主任在学生心中也会有一种陌生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1.3青年班主任教育经验不足
        而小学班主任的队伍中,经常会出现新鲜的血液。年轻的教师不少,这些年轻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也没有足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实战经验。因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也造成了一些年轻的小学校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忽视了语言艺术的表现和交流方式的变化。不把工作的次序集中在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上,也使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进行,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2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沟通艺术分析
        2.1重视学生的自尊,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还存在着较强的自尊心,需要外界的充分支持和鼓励。当学生处于心理素质和思想建设的关键时期,由于学习或个人表现受到教师的责难时,他们的心理阴影就会逐渐加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有的学生由于老师的影响,从小就会出现孤僻、自卑、抑郁等消极情绪,长大后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掌握积极的课堂管理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主观表现机会,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2.2真诚地进行沟通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也是同样的道理,班主任在真诚的沟通下,能够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好地管理班级。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必须做到诚恳。例如,班主任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当发现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出现问题时,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父母、同学、朋友等,了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然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真诚。以此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关怀等,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当他们遇到新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地与班主任沟通,需要班主任的帮助和指导。这一良性循环有利于构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友好关系。
        2.3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通过自身的主动意识,即对知识的渴望,主动实施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小学还处于好奇阶段,心理相对比较简单,通过激励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表演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小学班主任可制定适当的激励制度,通过小物奖励,如练习册、文具盒等,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设立进步奖,对于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学习工具,如练习本、文具盒、画笔等。透过小激励,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可对劳动表现较好,且教室清洁整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与奖赏,从学习及生活行为上着手。校长应该多表扬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对这个集体产生责任感。
        3结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班主任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掌握好运用沟通艺术的途径,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体现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使运用沟通艺术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凯.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 中华少年,2019(17):190.
        [2] 陈国光.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 科学咨询,2018(28):22.
        [3] 韦和泰.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有关沟通艺术的探讨[J]. 语文课内外,2019(1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