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   作者:吴新彦
[导读] 地理不仅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核心科目。
        吴新彦
        新疆乌鲁木齐市华兵实验中学  830000
        摘要:地理不仅是初中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核心科目。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地理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微课的应用,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质量,确保初中生能够具备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应用策略做出分析,以求达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学科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显而易见,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推动初中生日后的全面发展。而随着微课的应用,能够将实验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形象,拓宽初中生知识获取的渠道,促使初中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实现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的激发,进而达成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1.1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只有喜爱地理,才能够将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激发。在以往的实验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无法给予初中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空间,导致此种教学模式难以帮助初中生领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1]。而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学工作的创新,能够将实验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初中生,促使以往难以理解的地理定义、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
1.2增进师生间的互动
        初中以往所采取的实验教学形式,只是禁锢于课堂中,而课堂教学实践非常有限,这便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也导致教师无法对初中生进行因材施教,如此,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而在微课的应用下,创新地理实验教学工作,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师备课、讲解的效率,也节省教师在课上的板书时间,从而更多的与初中生展开互动、交流,对每一位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了解,进而为因材施教的开展起到有利的帮助,促使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受益,不断将其知识面扩张,并提升其地理成绩。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相关策略
2.1运用微课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在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期间,针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应用,从而调动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瓶颈突破。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重难点,主要是由于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理念,造成地理实验教学未受到重视,教学资源的投入有限,对实验教学的开展造成影响[2]。而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能够对一些实验做出设计,向初中生呈现,实现传统教学局限的突破。例如:在实行《气温的变化》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温度计,在辰时及夜间各测量一次当地气温,并且记录好实验的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了解一天中,气温存在温差。

由于此实验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录制视频的方式,对地理实验开展的过程做出记录,随后,经过剪辑制成微课课件,在课堂中向初中生进行播放,如此,不仅可以对实验的效果做出保障,同时,还可以将地理实验教学开展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促使初中生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地理知识。
2.2运用微课提升地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在实施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微课,能够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时间做出节约,确保课堂实验教学更具趣味性以及生动性,确保初中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对实验教学的效率做出良好改善。因此,通过微课的应用,制作言简意赅的视频,并且对录制视频的时间做出严格管控,进而对应用微课的价值做出保障。在地理实验教学实际应用微课期间,教师必须要同地理实验的内容相结合,从而制作微课视频,确保实验教学能够更加丰富、有效,实现初中生学习效果的良好改善。例如: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一课的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分析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板块分布,确保初中生能够对实验的全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观察。在此以前,教师必须要先将微课视频制作好,随后,在实验教学期间向初中生播放,促使可以达成预期的成效,在视频制作时,教师应该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地球仪碎片,之后,根据地球板块的分布,一步步拼接好地球仪,促使初中生能够对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各个国家的分布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微课对此实验做出演示,同时辅以讲解,能够促使初中生对实验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除此以外,通过视频的录制,能够引导初中生观察实验结果,为实验学习难度的降低起到有利的帮助,达成实验教学成效的大幅度提升。
2.3运用微课强化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针对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讲,主要包括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改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3]。通过利用微课实施实验教学,分析地理要素及事向,可以对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做出良好培养。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合理制作微课。
        例如:在实施《常见的自然灾害》一课的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初中生往往难以懂得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种类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教师同样也无法在课堂中针对知识点向初中生展开实验。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视频,并且找寻与教材知识点有关的内容,将其缩减为微课课件,在课堂中向初中生播放。通过此,能够提高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并且将其利用地理知识处理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做出培养,实现地理实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改善,对其学科核心素养做出良好培养,推动初中生个人的综合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属于必不可少的学科,而初中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起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微课的应用,实现科学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而活跃初中生的思维,调动起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达成地理解题能力的全面提升,并强化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德伟.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81-82.
[2]田茂新.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36-37.
[3]汪菁.基于核心素养下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