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妮
山东省荣成市斥山街道中心完小 264308
摘要:当下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着眼于促进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上,具体到一线工作中,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从考试成绩转移到每一位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上,从而确保小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心理水平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通过完成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最终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接下来,笔者将在大量查阅相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来探究利用积极心理学贯彻落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视域;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全面普及开来,但通过对当下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仍然有大部分老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小学生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的标准,这就使得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时呈现出“形式主义”的局面,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体制所反对的,更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深刻的认识到,“三好学生”不能仅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行、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问题都要被考虑到其中,尤其是长期以来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忽视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将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渗透到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学校就要定期安排各科一线教学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从而树立起老师自身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进而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展开理论性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在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并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他们很容易就会将内心的状态表现出来,而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老师,在观察到学生的变化时,就可以通过课上提问或课下聊天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舒缓情绪等等。
二、将专业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引入校园教学中
将专业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引入校园生活的意义在于在学校中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普遍发展水平针对性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在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会通过自我安慰、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落实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典型案例,进而引导学生分小组对该案例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还能够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这样一来,当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懂得分析自己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求助他人的方式方法,当然,典型案例的积累也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避免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三、将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规划到校园教育体系中
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对小学生今后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除了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来说,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分别是: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邮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手段实则可以通过对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和烘托,使小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心理教育的暗示,从而提高小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意识,并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后知后觉的掌握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方法。
四、将家庭心理教育活动提到心理教育的章程中
针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除了校园教育以外,家庭教育是对其影响最大一个教学途径,基于此,我们要与学生家长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并选取学生家长代表,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进而通过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家长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再传授给其他学生家长的方式,逐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而针对家庭教育来说,一方面,家长要运用老师传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在鼓励中进步;另一方面,作为父母,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地心态,要最大限度的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温馨和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从而让孩子在父母身上受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结束语: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于校园教育教学活动来说,还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说,都将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教学生活中,不能将关注点只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不注意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培养和构建工作。基于此,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调动自身最大限度的学习能力,不断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实践,最终力图通过周而复始的实践过程提炼出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兴权.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9-10.
[2]李富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新课程,2020(48):39.
[3]丁琦.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