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李国平
[导读]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李国平
        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鸭河小学校
        摘要:“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文化变得更加蓬勃,同时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征,培育了美丽的中华文化。这些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的重要源泉。语文小学是提高学生早期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既是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语文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教学渗透着中华民族精神、民族语言、生活习俗、审美要求、民族追求等与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关的各个方面。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初级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阶段,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接下来,我将结合显性资源开发和隐性资源开发两种不同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
        1.显性资源开发
        顾名思义,显性资源开发是指语文教学中具有明显传统文化特征的资源。这不仅包括小学教科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积累,还包括小学教师计划中组织的传统文化经典活动。在以下探讨中,我将更详细地解释如何进一步开发和使用课堂内外的资源。
        (1)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教育部编制的教科书适合学生阅读。它们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经常与之互动的书籍。近年来,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知识逐渐增加。如“对韵歌”、“姓氏歌”、等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因此,在教授语文课程时,应充分重视这部分资源的开发,以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姓氏歌》的教学过程中,我开始在课堂上教授动画。使用多媒体电子学习设备为每个姓氏重新创建动画。例如,在解释姓氏“赵”时,我用动画的姓氏来解释姓氏和历史上著名人物。同时,为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姓名编制了一份学生姓氏清单,并引导学生在有时间的时候朗读。这些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姓氏的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姓氏的长期文化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我还了解了传统文化资源在教材中的使用和深化,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同时,积极补充语文课堂以外的知识,使语文教学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2)课外阅读中的传统文化
        虽然教材中选择的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优秀,但它们只是沧海一粟,对我国长期的历史传统文化知识来说微不足道。因此,要实现利用传统文化教授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学会适当开发课外传统文化资源,积极组织课外传统文化阅读活动,用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思想、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为了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我经常代表班级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

在借阅书籍之前,我会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借书后,我将以图书漂流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并制定了图书漂流的规定,保证借阅图书的完整。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身边的图书资源,我在教室的后面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图书角,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图书,创造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图书共享环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书漂流”和“图书角”等活动,充分利用周边的图书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课堂外的传统文化。
        2.隐性资源开发
        隐性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显性资源的相反性质。这意味着语文显性教学资源不足,方向不明确,发展不足。这种类型的资源通常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但却在传统文化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这种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校园活动资源和校园环境资源。我将在下面提供详细的说明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
        (1)校园活动资源
        校园活动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通过教学课程在整个学校进行。校园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指标,在促进课堂活动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也处于生活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充满活力、精力充沛。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中,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发展学生个性中发挥全部作用。例如,我们学校曾经举办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比赛。通过发起这项比赛,我积极组织学生选择背诵主题和进行背诵训练。与此同时,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这次比赛。提高了比赛的积极性,实现了通过校园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传统积累的目标。比赛结束后,我还组织了“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赛经验交流会”,丰富了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情感。在开展本次校园活动中,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校园活动的筹备和开展中,充分利用校园活动资源,推进隐性传统文化教育。
        (2)校园环境资源
        校园环境资源也是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那么,通过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如何有效地发挥校园环境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作用呢?我们用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知识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人文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公告栏宣传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复制到墙面上;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的历史来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校园的通讯设备,通过视频来播放传统文化经典。你也可以在校园的走廊里悬挂关于传统文化的海报,等等。总之,校园的环境是一丝不苟的。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进行改革,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把握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融合,促进隐性传统文化的宣传,实现有效地开发资源。
        总之,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传统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思想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4+21.
        [2]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5.
        [3]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