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龚玲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龚玲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麻塘中心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纵观小学阶段的课程,没有专门的一门课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因此德育的培养需要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语文是我国的传统学科,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德育渗透策略,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升道德品质。
        关键字:小学语文 德育渗透 教学策略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将教学任务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上,而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十分欠缺,或者在讲解知识时对德育的内容较为随意,这都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需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一、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人生活在集体当中,集体的生活离不开相互的交流,而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学生更加文明准确的使用语言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时期,学生年龄小,正是学习讲文明懂礼貌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日常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语气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自己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恶劣的语气,则会引起双方的误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学习《注意说话的语气》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可以在与人交往时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情境一:下课了,小刚在向教室外面跑的时候,不小心将小丽的水杯摔到了地上,此时如果你是小刚应如何跟小丽解释呢?情境二:周末是小明的生日,小明的朋友来到家里向他庆生。这时,小明的爸爸拿进来了一个蛋糕,小明应如何请朋友们一起享用蛋糕呢?情境三:在地铁上,兰兰到站要下车了,可是一个阿姨站在了当道上,挡住了兰兰下车的路,这时兰兰应如何跟阿姨说呢?在情境设计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并点评学生的表演语气是否恰当。这样做,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课堂参与,还能使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有重要的帮助。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阅读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的,对于现阶段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够获得一定的思想启发,并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情节性很强的童话,其语言简单富有生趣,十分受学生的喜爱。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老屋在“垂暮之际”将要倒下的时候,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一直屹立不倒的善良、仁爱品质。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仁爱之人,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进入情境中,感受小猫、小鸡、蜘蛛等在遇到困难时的无助,以及在得到老屋帮助后的开心,由此加深学生对“无助和助人”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能够打破教师独自讲授的传统模式,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并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体验,并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三、通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做,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语文教学。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通过经典诵读,学习书中所传达的精神,潜在的提高道德素养。
        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家长的允许下,或者与学生家长一起,在周末带领学生到社会福利机构,像敬老院、福利院、聋哑儿童中心等地做志愿者,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做有爱心的小孩儿。
        再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比如调查家庭所在小区每家每户的用电量和用水量,调查一栋小区每天的垃圾产生量等,通过调查数据,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并使学生养成不制造垃圾、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综上所述,德育是目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语文课后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由此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宋瑞瑞,任美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现代教育科学,2015(02):73-74.
        [2]耿俐如.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2):67-69.
        [3]文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