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公丕超
[导读] 插图是附在教科书上的图片,有助于解释课文内容
        公丕超
        山东省蒙阴县育秀中学 276200
        摘要:插图是附在教科书上的图片,有助于解释课文内容。它是学生手中的直接视觉材料,对语文阅读教学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实际上,这些插图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许多老师忽略了插图的价值。与文字相比,插图中显示的内容和信息更直观,更丰富。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插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插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插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上的阅读课是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阅读形式是供教师准备和讲解的课文。基于此,需要逐渐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以获得独特的情感阅读体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研究开发了教科书插图资源,以使阅读课堂的学习效果相对理想。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插图的有效使用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以在课堂上保证教授阅读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浏览插图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一般理解
        无趣的文字和学生对阅读内容额一般的理解力是影响学生阅读活动质量的的关键因素。学生从阅读内容当中的受益水平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程度以及最终阅读的实际质量直接相关。在PEP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插图,有的是在描绘场景,有的是在描绘人物或传达艺术观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大致浏览与课文相对应的插图,这将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有效地将他们转移到阅读课文中,帮助学生对阅读课文有所了解。
        例如,当在教授课文“秋天的怀旧”时,我要求学生首先浏览课本中的插图,观察图片中都有那些人物、风景或其他信息。通过观察图片并对应课文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此图是作者和他的母亲小时候在北海公园拍摄的照片。在照片中,“母亲”微笑着,儿子的脸充满幸福。通过浏览插图,学生可以轻松地猜测该文章可能反映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深厚的爱意。而通过浏览观察插图,引起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知欲望,使他们在没有得到我的引导时,就已经主动对课文进行了详细的阅读和认真的思考。这表明,通过浏览插图,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以探知其背后的思想,这就促进了教学目的即浏览插图并理解全文的完成。
        二、加深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发展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通过课本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所谓的阅读理解是指通过认真阅读文章来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学生阅读的第一步。一般而言,阅读感较强的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字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相反,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要清楚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内涵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恐惧的心理,反而加强了内心对阅读理解难度的错误认知,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
        因此,为了利用插图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艺术概念。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子腾罗瀑布》一课中,老师可以借用插图来帮助学生感受瀑布的宏伟,并使用直观生动的插图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艺术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此外,教师可以使用文字插图来缩小学生的感知距离,方法是让学生感知插图中的主题和场景,并缩小学生与教科书内容之间的距离,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感知技能并提高其学习效能。
        三、插图文字场景简介
        为了评估照片和文字的适当性,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信息。插图有三种形式,即背景图像,文字图像和扩展图像。

通常情况下,背景图像主要用于教学介绍;文字图像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通常用于解释内容;而扩展图像则用作附加的展示内容。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使用课文中的图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课文《局外人的生日》中的插图更具代表性,这是因为文章是小说题材,存在更大的戏剧性冲突。其中插图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对理解文章更加感兴趣。
        四、插图选择
        教科书插图的质量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选择插图进行阅读时,需要对适合本课内容的插图做出合理的选择。
        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有与文字内容相关的插图(例如作者的肖像,照片,实物图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并扩大范围之外,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文章的文字插图为漫画形式,显示出了复杂的关系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教师具体说明与插图匹配的文章场景。教科书插图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一直强调尊重课堂上学生的学科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在插图方面,教师需要专注于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偏好。首先,必须确保插图对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意义,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课文;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使学生感兴趣的插图。
        五、品味插图,升华文字情感
        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不仅应着眼于学生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应逐步提高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水准,建立起公平、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语文是器物性和人文主义的东西,其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人文成就的实践机会。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插图,鼓励他们仔细赏析插图,以便他们可以从图片中得到有关课文的基本信息,促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本课文章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故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教科书中的插图。以下是我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同学们观察图3,图片中都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干什么?同学们要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学生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有些人像遗憾,有些人像悲伤,有些人令人难以置信,有些人害怕恐惧,但是他们的表情使我感到难受。师:为什么画中的人物有这些严肃而困难的表情?学生2: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门法语课程,他们将来会学习德语,而德语不是他们所在国家的语言。老师:语言是国家的象征,丧失其国家语言的权利表明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真可悲!那同学们可以从图片中人物的表情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3: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和语言。老师:从插图中不难看出人物的遗憾和悲伤,这表明他们与母语有着无限的联系,而爱国主义则深深地埋在了他们的心中。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学生4:人们需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和语言......这样,根据对插图中的人物分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在学生心中得到真正的升华,启示学生-爱国家,爱自己国家语言。
        结论:
        总而言之,在多媒体教育的背景下,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插图,以使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使用插图的问题,教师必须对插图有更好的理解,并合理使用,以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余佳念.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文插图研究:以七年级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167-169.
        [2]陈新强.插图在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华夏教师,2017(11):47-48.
        [3]李春茹.浅谈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12):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