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陈燕
[导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阅读效率和教学质量
        陈燕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陂西镇西邓小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809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阅读效率和教学质量,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通过将多种文本按照既定序列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自主投入到语文课堂过程中实现自我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学生获得重要语言信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革新教学方式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将群文阅读这种创新的阅读方式应用到语文阅读课堂中,为了优化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课前拓展阅读,丰富背景认知;传授阅读方法技巧,引领放飞思想;传授阅读方法技巧,引领放飞思想等手段投入到语文高年级的阅读课堂中,在有效引导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模式的重要性
        1、拓宽学生知识面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作用,而是通过其他更多的途径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学生的阅读量的确增加了,并且此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其他的阅读方向,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泛,为提升学生的文学和阅读素养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
        处于飞速发展时代背景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并学习着新知识,由此可见,在学生时代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势在必行。新课标中曾言:小学生阅读文章的速度大概在每分钟350字。阅读量的累积不能一蹴而就,但阅读速度作为技能,可经过后天培训而成。一篇650字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讲解需要足足两课时,学生们都会对文章咬文嚼字,以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充分,其实这种精细的阅读大可不必,适得其反还会严重阻碍了对阅读速度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被迫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输出,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难免觉得枯燥无味。而教师又通常喜欢采取提问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没有主动的态度,往往在被动教学下丧失了阅读兴趣。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一个课时内为学生提供更多文章,文章包含的内容和设计领域广泛,让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针对不懂的问题随时向教师提问和同学之间互相探讨,由此可见,这也是一个锻炼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抓住主题关联,巧选群文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以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为切入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从作者、文章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选取文章,再进行合理搭配,达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的目的。在选取所要阅读的文章时,特别要注意群文的层次性与整体性,这样才能更合理、更科学地选择所要阅读的文章,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课文《父爱之舟》时,我们可以以“父爱”这个主题为线索,选择与之相关的体现父爱的经典文章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先指导学生精读教材中的课文《父爱之舟》,感受如山般厚重的父爱,习得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再精选《拐弯处的回头》、《背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仔细比较这几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这样,在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2、注重方法指引,举一反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要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这个目标,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就十分重要了。更何况,群文阅读教学还要让学生在不同的体裁、内容和不同作家的多篇文章的阅读中比较、分析,甚至是更深入地思考,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要想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课堂上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教学重点之一。
        群文阅读不仅要学习教材上的文章,更要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掌握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从而体现教材的阅读教学特点:精读(侧重教授方法)—自读(侧重运用方法)。如教学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时,笔者就以教材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为主,以“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读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享受经典之韵味。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古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样一来,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就不再惧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他的送别诗,举一反三,从方法和情感两方面激发学生达到热爱学习的更高境界。
        3、重视文本内涵把握,实现层次阅读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关注群文阅读的多文本特点,要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基于内容整合,在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始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文本的层次深浅,在实施教学时可以从简单着手,将篇幅较短和简单易懂的文章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建立其对阅读知识的深刻印象,然后从易到难提出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在文本内容思考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深度地挖掘,让学生在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层次化的进步过程中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六年级二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分析本单元文章的类型,总结文章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在教学中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逐段阅读,然后总结每一段的内容。在整篇文章都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五壮士英勇、壮烈的句子,然后提向学生为什么这些句子表现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学生可以找出五壮士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这些语句都可以从侧面体现人物的性格、心理,进而彰显人物的伟大精神。在本课学习结束后,学生接下来要学习《开国大典》,教师可以将《开国大典》和《狼牙山五壮士》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到建国的艰难,这样不仅能由浅至深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无私、勇敢的精神。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与实行全新的阅读模式为小学教师和学生打造全新的教学空间,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此外,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相关的教育部门优化这种阅读模式的过程中,将其投入小学、中学和大学中进行实践,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铭.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北极光,2018(12):147-148.
        [2]谭静.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李莹“童趣”为例[J].课外语文,2018(28):101.
        [3]李洋.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本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8(27):121.
        [4]仇冠伟.从“单打独斗”到“以多取胜”——论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