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五初级中学 537000
摘要:写作是人们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直观地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影响写作观念和写作风格的形成。初中生非常渴望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具有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写作时经常渗透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生活感受,心理经历和情感冲突。本文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考察了心理因素与语文写作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新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因素;写作能力
作文是使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工作。但是,作文教学有一个通病是学生害怕写作。虽然我们从各个角度对作文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发现,改革也应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
1.心理因素对语文写作的影响
心理差对语文写作有很多影响,包括对写作者的信心,写作风格,写作习惯和写作动机。研究表明,作家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同的写作风格通常反映出作家不同的情感,个性和价值观。
(1)学生写作动机
写作动机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直接因素,也是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写作动机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写作集中力,保持写作的习惯,而且积极的写作动机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自我,而不是盲目地满足老师对写作的偏爱。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正确的写作方法,并告知学生写作不仅是考试的必要,更重要的是,是自我意识的真正体现。
初中学生的写作动机更加复杂,并且与学生的童年经历,学习和原生家庭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口头类型。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写作没有太大的热情,写作只是为了吸引老师的眼球,获得优越感,并不想从写作中获得任何收益。因此,即使它是书面的,也是有道理的。第二类是面向测试的。在这类学生作文中,无论是文章的结构,构图的意图还是修辞的使用,都将其高度重视作为写作目标。这迫使学生经常偏离他们真实的内在思想,甚至胡编乱造,缺乏有力论据,从而使得写的作文变得和轰动,但是却大而空。第三类是有较强烈的情感需求。有情感需求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写作是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他们有强烈的写作意识,并希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些学生还通过开设博客来捕捉生活,从而使写作内容更加真实,更具感染力。第四类是动机不明确的学生。这类学生用三天的钓鱼的心态写作和两天上网的时间休息。有时候写出的作品会令人振奋,写作具有很强的表达力;有时没有主意。学生仅仅单纯渴望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仅仅追求快速,重复,所以他们写作能力弱,缺乏毅力。
(2)写作的情感方法
触及灵魂的文章并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的不断积累,若是它失去了情感,言语就容易失去灵魂。余华的《活着》为什么会打动人心?是因为作者倾注了真实情感,当作者倾注真实的情感时,会使读者似乎已经进入了现实世界。字里行间的怜悯言语激发了读者联想作者的经历,促进了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了心理共鸣。可以看出,真正的情感集中在写作中至关重要。不正确的情感渲染不仅迫使读者疏远自己,而且在编造和积累词语以增加新词语量的同时,经常很难写出使读者阅读感受不相同的故事。学生不同的写作情感和差异化的写作态度将决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的高度。积极乐观的作者对世界充满热情,文章自然流畅而雄伟。沮丧和苦恼的作者的文章总是一波三折的,他们拥有长期的写作意图,通过委婉的表达,表达自身的情感。在教学写作时,教师应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其写作经验。使其叙事和论述都要渗透着不同的情感因素。老师应该教学生阅读许多不同类型的文章,通过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哪篇文章具体应该使用哪种情感基调,然后正确表达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认真观察和理解生活,思考生活,才能自然表达文章的情感,才能写出极具感染力的文章。
(3)学生的写作意愿
提高构图水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素材和文本积累。写作本身也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无尽的消耗脑力和精力,而且在构思过程中内在活动的情感斗争考验了人们的意志。丽娜·伊汉(Lina Yihan)在接受写作经历采访时说:她不是一个很有生产力的作家,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能写作。在编写内容之前,花4年的时间“修复”内容,然后密集地编写通常要花费8个小时。如果没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不可能完成“第一方思奇爱情天堂”。写作过程有时像地狱一样,创作过程可能很长且很困难。写作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良好的写作意愿将鼓励写作行为的不断改善;另外,写作作为重要的心理特质,对保证写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4)学生的不同人格特质
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同,不同的词语也是学生内部活动的客观反映。人格作为人的核心,将影响写作的方方面面,并且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写作风格,文章构想,用词选择和自身毅力。所以积极乐观的人对写作也充满了兴趣和乐趣。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自我。这种模式显然是外向的,所以写作文章中人物的性格也生动。沮丧的人倾向于更多的观察技巧,尤其是对于角色,细节处理得很好。当描述内在活动时,情绪更微妙,表情更微妙,阅读更有意义。
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1)写作动机的发展
写作动机是影响语文写作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写作动机和意图将导致不同的写作结果。初中语文写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识别和发展正确的写作动机,使其认识写作的价值是发展写作动机的第一步。一切都有因果。特别是在教师写作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写作的价值,同时能够更好地识别不同学生不同的写作动机。这是进行动机训练的前提。 其次,在评估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努力避免过多的个人偏爱,应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发表自己不喜欢但高质量的文章,以使学生无法始终如一地投票给某个“老师”。第三,教师应通过告诉学生写作不是一堆漂亮的词组结合,也不是功利主义来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从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满足表达的某种内在欲望。最后,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重要的材料,以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写作情境,并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获得各种情感体验。
(2)培养健康的写作品味
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要写作的科目或作文风格。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快,城市文化中不乏庸俗低劣的文学作品。初中生很可能由于好奇,没有办法应对不良的诱惑,并且模仿奇怪的事情。结果,在写作时很容易使一些学生充斥不良价值或低俗和恶劣的写作片段,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写作观念的发展。通过教学作文,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筛选健康,正面的文章和作品,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不良的写作倾向持积极态度,培养健康的写作口味。
简而言之,教师在写作时应不断分析学生的写作心理,针对学生的写作动机,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写作心理。同时,教师应密切监视并诚实总结学生的写作成长和变化,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写作。教授语文写作需要很高的知识密度,并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指导,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并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使他们体会到写作的美。
参考文献:
[1]吴安平.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写作心理[J].中外交流,2018,(30):96-97.
[2]吕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写作活动中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17(20):22.
[3]吴欣歆.作文评改:基于问题诊断的写作能力进阶[J].中学语文教学,2016(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