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香
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师的教学任务量,还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数量,相较于之后的学习生涯来说,都是比较少的,这是学生打下学习基础的时期,课余的时间也是非常充足的,对于课余时间的高效利用,可以让学生阅读非常丰富的书籍内容,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教学理念下,对于学生整体阅读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思维建构指导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构建指导;教育观念;规划课时;选定书籍;分享活动;阅读经验
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在学生掌握课堂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之外,还要求学生要经常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转化创新的过程中,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在仅仅只是局限于教材内容,在要求学生多阅读课外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先对于学生的整体思维逻辑进行有效的培养,这样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中,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籍,可以在丰富学生课外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出发,对于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与学生商定共同选择阅读的书籍,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小学生可以在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构建整书阅读的思维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学思想,其实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是直接挂钩的,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管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于教育行业的看法和观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就可以在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中,多进行一些教学活动的探索,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趣味性,并且通过构建不同的教学结构体系,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整本阅读书籍。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一匹出色的马》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练习,比如一个傍晚,一片绿毯,一株柳树,一根枝条,一匹马,柔软的绿毯,美丽的景色,出色的马,又长又细的枝条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于不同词语的含义进行理解,出色指的就是特别的好,超出一般,郊外指的是城市外面的地方,泛起指的就是漂浮起,葱葱形容的是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柔软指的是软和,不坚硬,异常形容的就是非常、特别,恋恋不舍指的是舍不得离开,在学生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述了从郊外游玩归来的妹妹,要求父母抱着自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从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是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的,进行自然现象的描写,教师也可以截取一些生活中的片段,结合文章中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思考课题中所设置的悬念。
二、科学规划课时
各个科目的教学课时,一般都是按照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的分配的,任课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课时,这样才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又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的优化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就需要为学生创造在课堂中,进行整书阅读的机会,并且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的构建进行合理的指导。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枫树上的喜鹊》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词语,进行反复的书写练习,比如山冈、拼命遮蔽等,姨这个字,需要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右半部分,笔顺分别是横、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捺,通过文章中句子的解析,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等进行句子的仿写,比如海洋馆里的海豚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晴空霹雳,一会儿大雨倾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枫树是什么样子,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它,枫树就像是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茵遮蔽了整个渡口,因为枫树像高大的绿色太阳伞,为人们遮风挡雨,无私奉献,所以我喜欢它,教师在科学的规划课时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讲解。
三、共同选定书籍
小学生对于语文文章的阅读,也只是对于带有图画内容的故事书比较感兴趣,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非常分散的,教师需要对于课堂中的教学现状进行合理有效的改变,通过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共同选定阅读书籍,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对于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不同的阅读思维体系。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大禹治水》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朗读的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并且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对于课文的大致内容进行叙述,主要将的就是古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水灾,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治水失败之后,大禹就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经了千辛万苦,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才终于治水成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第一段主要是想告诉读者什么样的事情,在远古时期,发生了一次大水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为下文做出相应的铺垫,在选择书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锻炼。
四、组织分享活动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是非常少的,而且班级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是特别的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的整书阅读分享活动,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的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整书阅读的重视,教师通过将一些写作练习活动,渗透到其中,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朱德的扁担》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十个生字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通过看图学文的方式,也能够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教师在组织课文内容的阅读分享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学生的理解方式进行合理的指导,从而构建学生整书阅读的思维模式。
五、积累阅读经验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体系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种类型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思维连贯性进行有效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有效的阅读经验,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在进行整书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体结构。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夜宿山寺》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工具书进行知识内容的预习,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是见解,这样也可以推进课堂中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一些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模式。
总而言之,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比较充足的,教师在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以及掌握薄弱的知识内容,作为切入点,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在家校互动的前提下,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组织专门的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的整本书籍,进行阅读感悟的分享与交流,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书籍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四化”课堂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