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张家峰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人们愈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张家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第五中学   山东省  德州市  253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人们愈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学困生而言,其成績不好的原因往往不是智力原因,转化学困生是能够很好进行的。为了做好学困生转化,教师必须认识到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提高自身的认知,不断地更新理念,将自己能力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
        当前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语文教学,重视全体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但是,现在还是有部分语文教师将重点放在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发展不够重视,这也给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造成了影响。笔者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和转化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做好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虽然每次下课,教师都会要求记下来当天的作业,但是总有些学生不喜欢进行作业的记忆,甚至有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明天上课的时候,需要学习哪一篇课文,导致了其并没有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也导致了其上课的时候,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从而给他们语文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上课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
        有些语文学困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分散,甚至有些时候,不知道教师讲 到了什么地方,找不到教师讲解的内容,甚至有些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听不懂课文,而这些学生往往比较害怕被教师来提问。有些学生做笔记的时候也不够认真,只有教师多次提醒,其才会愿意写几笔。有些学生看上去在低头写字,但是其实是在乱涂乱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这些学生也不愿意参与进来,这也影响了其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经常无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后作业
        有些语文学困生在做语文作业的时候,有些时候会仅仅做几道题目,有些时候甚至干脆不交语文作业,若是让其写作文,往往不愿意写。在语文学习中,主要包含了两个基本环节,分别是课堂和课后,学生的听课是知识学习和知识探究的过程,完成作业则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若是学生没有及时和认真地做好课后的作业,没有及时地背诵和练习,学生知识学习的巩固率会有明显的降低,甚至掌握的知识也会很快遗忘。
        (四)学生在课外很少进行语文的学习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的时间较长,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并且学习语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好课堂上的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时期,但是有部分学困生却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很少将课外时间运用到语文阅读中来,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很难真正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信心不足
        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有72%的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学习不如别人,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因为在语文学习中信心不足,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强大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实际效果。
        (二)学习基础薄弱
        有的初中生因为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语文基础知识没有得到夯实,字词以及阅读积累、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导致语文学习中难度较大,久而久之形成了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一)放大优点,使学生体验成功
        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每位学生都具有优点,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评价时,需要放大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提高学困生成绩,使学困生拜托学困生的标签。放大优点,使学生体验成功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走出学习难、学习苦的误区,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首先,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在备课时,为学困生选择恰当的问题,符合学困生能力的习题,在教學时,需要选择性提问,培养学生自信心。其次,需要注重作业批改,面对面或者一对一进行点评,并进行课后辅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例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朗读,从简单的开始提问,学生回答正确后立马进行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了解学困原因,找到突破口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了解学困原因非常重要,是找到解决突破口,实现学困生转化的主要措施。了解学困原因,找到突破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学生分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学困原因是多种多样,有的是不够努力,有的是具有心理压力,有的是缺乏学习兴趣,有的是未掌握学习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到突破口,了解学生学困的原因,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学困生的转化。第二,需要循序渐进,学困生的转化并未一朝一夕之事,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信心,需要循序渐进,给予学困生足够的时间,逐渐培养学生自信,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爱上学习,摆脱学困生标签。
        (三)多加鼓励表扬,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情绪敏感,渴望尊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关注这一方面,特别是学困生,因为长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滞后局面,非常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安排上进行层级管理,为语文学困生单独设置相对较为容易的内容,保证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减少畏难情绪,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并且加以积极的评价,使学困生在语文课堂、课外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
        (四)进行伙伴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走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绝对不能够在学生面前摆出高人一等的态度,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畏惧教师。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和学生平等的相处,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困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时候的状态,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样也能够给教师的交流沟通提供方便,让学生会更加愿意接近自己的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而想要做到这点,教师便必须对学困生成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从问题出发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进行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合理地引导学生,做好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初中语文学困生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转化,从而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建云.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2):30-31.
        [2]沈晓红.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探究及转化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S1):241-243.
        [3]栾晓峰.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9):109.
        [4]郭吉彦.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